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发布时间:2021-11-03 10:57:3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本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本文简介:南柏舍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讨论稿)作为新课程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制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制度:一、综合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本文内容:

南柏舍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讨论稿)

作为新课程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市的实际,制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包括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根据我市实际,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同时实施时注意融合其他学习领域。

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采取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两种组织形式。我市各中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

三、各中小学及其教师要针对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其兴趣和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一般每小组一个学期确定和研究一个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课题研究的周期以一个学期为宜。

四、学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和研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安排、协调和管理评价指导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组织具体实施。

五、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特点,有的活动需要教师协同教,因此,不提倡设立专职教师

,但可以根据教师特长相对固定地安排某一活动领域的指导。

六、每学期实施前都要制订三种活动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计划的制定按自下而上,即由班级到级部到学校,这三种计划要相互衔接和一致。

七、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我市实际,中小学各年级每周平均3课时,信息技术教育包含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为便于统筹安排和管理,学校一般宜安排每周五下午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八、学校和教师要加强领导和指导,实施活动时,学校要有专门人员领导负责组织和协调,学生在任何场所的活动必须有专人(教师或家长)组织和指导。

九、学校要确立相对固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十、要保障学生的安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重要的是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内开展活动。

十一、为了鼓励广大教师承担指导工作,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把教师的指导工作计入工作量,纳入教师工作业绩加以考核。

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

十二、学校要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交流研究、教师职责和奖励等规章制度制度,以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正常运行。

篇2:林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篇

林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篇 本文关键词:发言稿,实践活动,林业,群众路线,交流

林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篇 本文简介:林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3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在这里参加市林业局党组组织召开的学习交流大会,并做交流发言,深感荣幸。通过参加前一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

林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篇 本文内容:

林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3篇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参加市林业局党组组织召开的学习交流大会,并做交流发言,深感荣幸。

通过参加前一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下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1、林业科技创新要源于群众、服务群众。

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所作的说明中,强调“凡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事情,应当和群众商量,不能凭主观愿望办事”。林业科技创新直接关系到广大林农群众,必须坚持“成果从生产中来,回到生产中去”的林业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在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科技需求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与瞄准国际发展前沿相结合,凝练提出研究课题。并在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中,要多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去检验,让科技成果贴近实际需求。例如,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继续研发生长缓慢、经济价值不高的林木品种,肯定得不到林农的欢迎,更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这就是林业科技创新上的“因循守旧”、“脱离实际”。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林业科技创新方向,在生产技术上要多研发简化高效技术;在品种筛选上,要多集中到抗逆、高产稳产、高附加值等目标性状;在研发思路和手段上,要多吸取现代工业、新型绿色、现代林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使我们的林业科研工作不至于脱离林农群众和当地生产,不至于落后于国内外同行专家,这也是林业科技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关键所在。

2、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要接地气、见实效。

广大农民群众达到小康水平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任务。林农不是“被小康”、“安排小康”,就必须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林业产业的增收水平。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同于程序化、标准化程度高的电子产品、工业用品,在多数情况下,要受到不确定的自然灾害、独特的区域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极大制约,既需要“中试、熟化、示范、推广”,又需要“实地检验—反馈再创新—再推广”过程,更需要“区域化—成套化—精简化”,才能易掌握、易推广、易见实效。举个反面例子,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之初,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部分区县选用未经审定的经果林,时至今日,以核桃为主的大部分经果林出现品质低劣甚至大面积不挂果的情况,面临着补助政策到期后,林农欠收和成果巩固艰难的双重困境。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成功一片巩固一片的踏实作风,将林业科技成果大规模转化应用于现代粮油、创意林业等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率的现代林业中,让广大林农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甚至搞一个讲座就算完成成果转化,让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昙花一现”、不能持久,让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中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也必然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准则。

3、林业科技人员要坚持吃苦耐劳、朴实无华的本色。

林业科技是面向林业高效、优质、生态开展的创造性工作。一名优秀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既要了解田间生产情况、又能熟练掌握实验室技能,深入田间、不怕吃苦,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和原始数据积累,这是林业科技成功的基础。不管有多高的学位、多高的职称,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吃苦耐劳、朴素无华的本色,坚持和广大林农群众打成一片,注重从林农群众的经验积累、原始创造中获取创新的灵感和成长的营养,才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要坚决制止“电脑上种树”、“电话上指挥”的“关门”做科研的倾向。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学习无止境、认识无边界”。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长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将使我们的工作方法得以大提高,认识得以大提升,林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得以大发展、上台阶。

谢谢!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二)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人通过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交流心得相结合等方式,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习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认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理想信念问题。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缺了方向,就会丧失原则、颠倒是非、不敢担当。因此,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我们自身的群众服务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一件小事,一句空话,一句口号。

群众,词语。多用的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另外则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干部”与“群众”的区别。就我个人的理解,“群众”一词还具有相对性。作为一名省级机关普通公务员,我们的直属单位和区县林业部门,他们是我们的“群众”。作为3千万重庆人中的普通一员,我又是市政府的“群众”。一个良好的社会体系,应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果人人都在自己的工作中“拖”“躲”“捂”“推”,那这个社会就不会是和谐社会。

重视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十分善于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历史是一面镜子,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把党在历史上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当做一面镜子来“正”我们今天开展群众工作的“衣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真心信仰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态度。当前,一定程度上的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往往源自一些党员干部的官本位思想,不注重体察民情、不善于尊重民意、不能够珍惜民力。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要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把人民群众看做“铜墙铁壁”,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力量;把人民群众看做“眼睛”,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群众;把人民群众看做“上帝”,全心全意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看做“土地”,深入到群众中去生根发芽;把人民群众看做当做“水”,与人民群众保持鱼水关系,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忧患,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事牵着民心民意。解决好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实际问题,是一种爱民的境界,是一份历史责任,是一项政治任务。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要做到直面群众诉求“耐心地听、认真地记、忠实地办”。耐心地听,就是要认真地、诚恳地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真实全面的社情民意;认真地记,就是要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作好详细、全面的记录;忠实地办,就是要带着感情爱心,真正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记在心上,扎实解决问题。要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紧迫利益、身边利益,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以利益为抓手引导群众认识自己利益,实现党的主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交流发言稿(三)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通过参加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深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我们各项工作之中。下面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思、所得、所悟,就旗帜鲜明反对四风,扎实抓好本职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第一、对旗帜鲜明反对“四风”的认识

以前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每年春节期间,基层电视台都不厌其烦地播放这样的镜头:“父母官”带上一大帮随从人员,分乘几辆豪华小轿车去偏远农户“送温暖”,送上两三百元人民币给某位配合作秀的“老人”;回城后再去一家豪华大酒店用公款自我慰劳一番,交通餐饮费常常超过送出“温暖”的好几倍。这样的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令群众深恶痛绝,也引起了我党的高度警惕。

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党提出了党的建设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从最近查处的一批“老虎”、“苍蝇”官员来看,“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并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认为,在这个时候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习总书记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就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当前“四风”严重危害党风、政风、社风、民风,表现在: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官僚主义搞特殊化,享乐主义不讲奉献,奢靡堕落庸俗化,党员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带头垂范,许多事情,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丧失立场和原则,严重脱离群众,失去党性,严重影响党的尊严和威信。

“四风”的危害有目共睹,那怎么来有效的反对“四风”呢?我党也给出了办法,那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这十二个字,我个人的理解是:照镜子,就是以党章为镜,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和改进作风要求找出自身缺点;正衣冠,就是能够发现自身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勇于正视缺点和差距,知错即改,端正行为,维护良好形象;洗洗澡,就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剖析问题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治治病,就是坚持惩前始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区别不同问题情况,教育提醒、严肃查处和专项治理综合施策、对症下药。

此外,我认为“反对四风”还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应注重教育先行。既要以老一辈的典型事例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也要以反面例子进行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至上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二是应注重机制建设。要继续坚持过去好的做法,及时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制度,建立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三是应注重激励惩处。党员干部要时时告诫自己坚持走好“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洁身自好、勤政为公,切不可因一时糊涂或怀揣侥幸心理而有所“尝试”,切记警钟长鸣。要坚持奖优罚劣,建立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环环紧扣的落实机制,形成能干事者有动力,会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想头的良好氛围,最终将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在抓好本职工作中身体力行反对“四风”

我一直这么认为,我们每一位党员都是党组织这个庞大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只有每一颗螺丝钉都开展工作,这个机器才能运转正常,越是基层的干部,越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他们的一言一行,更关系到党的形象的树立,更能影响群众对党组织的看法,因此,我认为,人人都是林业发展环境,个个事关林业机关形象。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剖析,完完全全整改,多找自身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埋怨组织没有为我做了什么,更要多想想我为组织干了些什么。身体力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把学教活动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工作中实实在在落实好反对“四风”,做一名勤政为公,甘于奉献的务林人。

结合本职工作来看,随着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的完成,林权配套改革全面深化,大家知道,但凡改革工作就是一项富于创新性,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从事改革工作的人有坚强的决心,较大的勇气,高超的智慧,要有冲激流,过险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着力思考,努力实践,积极推动,方能开展好工作。因此,今后我要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力诫形式主义,讲求艰苦奋斗,沉下身子,脚踏实地,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着力思考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规范集体林权流转,防范林权流转风险,维护好群众林地承包权益;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拓宽群众发展林业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解决好分山到户后林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问题,盘活森林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通过学习,我深感解决“四风”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后,我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的要求,把改

进“四风”要求贯穿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始终,为全面深化集体林改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篇3: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实践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实践报告) 本文关键词:留守,调查报告,实践,儿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实践报告) 本文简介: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姓名:XX学号:XX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实践报告) 本文内容: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姓名:XX

学号:XX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在暑假这段时间中,我在平时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总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留守儿童现状

1、留守儿童生活问题

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法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虽然他们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有时因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挣到的钱还不能及时拿到手,所以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是及其节俭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应有的沉思状态!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

儿童的道德行为关乎到支撑儿童成长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脊梁问题,切不可小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低龄段的儿童从行为到思维或从感知运动格局到概念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其间经历着“一个缓慢的分化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同化性转换作用”,而在这种同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这一模仿过程是通过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其中不仅有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容,更有为人处世的道德行为。而家庭正是这种接受耳濡目染最直接、最多、最深的环境,特别是温暖的家庭气氛、和谐的亲子关系、关怀与爱护的父母态度,有助于亲子之间的认同倾向,是发展道德良知的最佳环境。无论道德知识、道德情绪及自我控制的意志力的培养,都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平时对儿童的教诲、奖励与惩罚的控制方式、管教方法与态度、行为示范等对于儿童的抗拒诱惑、罪疚感的态度以及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均能产生积极的决定性的影响。

5、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二、实际解决方法

1、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首先,家长应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正确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其次,应尽可能调整好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最后,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学校: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要完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重点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领导及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共同努力,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拓宽育人途径上下功夫。各学校应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卡,全面掌握其数量、家庭及监护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与班上的“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3、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以有效地措施督促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手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把留守儿童的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4、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约束

留守儿童自己应该加强自我教育和引导,要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面对现实的信心及勇气。向着积极、乐观、开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好的一面发展,不断完善自己。做生活中的强者,更要学会乐观的面对一切困难。留守儿童、少年的成长和教育,牵动着每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心。我们希望社会、政府、学校及家庭能够迅速的联合在一起,为这场保护祖国的花朵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社会更和谐的一面而奋斗。愿全国的“留守儿童”能够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3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