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甘溪中学教科室课题研究方案

甘溪中学教科室课题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21-10-17 10:41:19

甘溪中学教科室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关键词:课题研究,中学,方案,教科室

甘溪中学教科室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简介:甘溪中学教科室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名称: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二、课题的概念界定1、什么是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是指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模拟生活,使班会课堂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同时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理论,在班会课中渗透心理学原理,

甘溪中学教科室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内容:

甘溪中学教科室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1、什么是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

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是指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模拟生活,使班会课堂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同时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理论,在班会课中渗透心理学原理,发挥班主任以人为本的教育意识,运用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心理活动体验等方法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惑的主题教育活动。它以活动为主线,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或对事物的观察思考,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自觉行为的教育过程。在主题班会课中通过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之中进行学习、体验、分享、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

选题背景和价值

当下,农村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教育和良好的引导,他们的心理水平远低于其年龄应有的水平。进入学校后,老师对其进行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班会课来实现。班会课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而主题班会课则是班级管理中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但是,以往单纯以班主任向学生单向讲道理而进行的主题班会课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复杂形势。新形势下的主题班会课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更多关注学生的需求、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通过开放式的主题班会课实现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创设情境,模拟现场,开展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就是要突出班会课的心理辅导功能,为农村学校的德育活动提供新的手段,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学生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终身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心理素质作为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对我们学生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它影响和制约着学生们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渗透到学生们的一切活动中。

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能够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拉近同学间的距离,让生活充满更多阳光的面孔,共创快乐生活;能够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荣誉感,让大家能够携手走在一起,打造和谐、幸福的班集体;同时还能增加同学们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增强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应具备的特点

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不同于传统的单向性主题班会,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直观性

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不是单一的抽象说理课,而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和自我反思,达到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创设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在班会课堂上创设情境就是要模拟生活,使班会课堂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增强心理主题班会的教育效能。情境教学强化了实体感,缩短了学生的认识时间,加速了理解过程,促进了理解深度。

(2)

互动性

互动性体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性。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要求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情与理的生成和传递。

(3)

灵活性

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的灵活性体现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对象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教学媒介的灵活性和课堂地点的灵活性等。教学的内容,可以以感恩为主题,以尊师为主题,以节约为主题,也可以以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为主题。教学的对象可以是刚进学校的新生,也可以是面临毕业的老生。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也可以是一个游戏。课堂的组织,可以用传统的方式选择在教室进行,也可以选择在室外进行。总之,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并运用教学机智及时抓住课堂中的闪光思维和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和评价,将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思想的高地,情感的高地。

(4)

民主性与平等性

如果没有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作保障,要想突出学生的心理体验,要想让学生有所思,要想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那就是一句空话。作为班主任,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认识到师生双方都是彼此关系的创造者,都有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要善于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班会课堂不再“冷冰冰”、“死沉沉”,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构建。这样就保证了课堂轻松民主的氛围,保证了思想的活跃性,突出了本课堂的自我教育功能。

(5)

突出心理辅导功能

心理辅导是本课堂的最终目的。本课堂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指向心理辅导这个目标。通过感知,通过体验,通过思考,通过强化,最终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感恩,能吃苦,能忍耐,能合作……心理健康,心态阳光,是一个人最强大的武器。我们只有突出了班会课的心理辅导功能,才能说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直观教学原理。

直观教学原理从实践论出发,认为教学必须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缩短认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情知对称原理。

情知对称原理就是情境教学的心理学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心理分认知因素(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从认知因素来看,情境教学强化了实体感,缩短了学生的认识时间,加速了理解过程。从情感因素来看,它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认知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相互渗透,体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同时是教学双边合作,是教书育人的统一。

3.

寓教于乐原理。

健康主动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积极发动和促进的作用,而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着阻碍和抑制的作用。快乐的情感是人们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要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

4.原国家教委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特别强调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

贵州省教育厅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作为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写进2010—2015五年规划课题指南。

四、课题研究预期效果

主题班会只是一个渠道,一种方法,是我们进行德育的一个阵地。我们研究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希望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懂得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增强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同时在我校乃至更广大的范围内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人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

2、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培养良好的集体性格。

3、

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德育水平,增强科学育人的观念,引导班主任队伍掌握真正的教育技巧,做合格的优秀的班主任。

4、

总结方法和经验,推广成果,提高更大范围内班主任队伍的德育水平。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教师素质

1、课题组成员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28岁;教龄最长的达到三十多年,最短的也已有8年,都长期在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或学校管理工作。其中从事班主任工作时间最长的已有十二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最长的已有二十年,且分别多次荣获县、乡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或县、乡级“优秀教研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2、课题组成员中有两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有四人具有中学中级职称,仅有两人为中学初级职称,都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其中何伟、蔡凤曾作为编委参与《贵州新中考导学》(2012年版)的编写工作,符旭、刘心彪曾作为编委参与《过关斩将》(2012年版)的编写工作;近五年来,课题组成员有多篇文章在《贵州教工》、《初中生辅导》、《当代教育探索》、《数学大世界》、《西部教育论坛》、《中国科教育人》、《中国教研》、《中国教研交流》、《中国教师教学研究》等各级各类杂志发表,并荣获多项市、县、乡级各类荣誉称号。

(二)学校支持

1、本课题前期,课题组成员收集了相关资料,并且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经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调研,更加坚信了这个课题的前瞻性和研究价值,对课题的研究充满信心。

2、本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完全初级中学,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和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我校校长具有很强的课题研究能力,这次他亲自负责本课题,能保障本课题朝着科学、前瞻的方向前进,确保课题研究的高质量,可以给本课题提供理论上的智慧支撑和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

3、我校具有重视教科研的良好传统,能保障本课题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制度支持。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心理学、教育学和班级管理等相关理论资料,参考或直接应

用相关成果,着眼于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运用,进行综合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

2、行动研究法。

这是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开展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活动,并对个案进行追踪分析,探讨在不同情况下最佳的课堂模式,探讨情境创设和现场模拟在实现主题班会心理辅导功能方面的效率关系,探讨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关系,完善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和学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体系。

3、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选取家庭条件各异,性格遭遇迥然的学生若干名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研究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对他们身心发展的影响。

4、对比研究法。

本课题着重于四个方面的对比研究。一是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与传统说教班会课的效能对比研究;二是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在促进具有不同条件,性别、性格和遭遇各异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作用的对比研究;三是不同的情境创设和现场模拟在实现主题班会心理辅导功能方面效果差异的对比研究;四是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中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反馈效果的对比研究。

七、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总负责人:冉涛

课题组组长:何伟

课题组成员:杨昌洪

杨树

蔡应斌

田进军

符旭

蔡凤

刘心彪

八、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

A、(2012年4月—2012年5月)课题的设计、申报,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B、(2012年6月—2012年7月)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报纸、期刊以及学术著作,通过利用互联网搜索等方法,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献,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班级管理和心理主题班会等方面资料。

C、(2012年8月)创建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基本模式,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库,进行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作相关教学工作准备。

(2)课题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5年1月)

A、(2012年9月—2013年7月)第一阶段行动研究。运用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模式开展班会活动,收集整理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案例;选取学生个案进行追踪记录,开展对家庭条件各异,性格遭遇迥然的初一年级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长表现的比较调查;

B、(2013年8月—2014年7月)第二阶段行动研究。继续开展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活动;继续跟踪样本学生进行个案记录;研究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模式。

C、(2014年8月—2015年1月)第四阶段行动研究。研究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的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模式;对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模式进行验证性研究;对运用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模式和传统班会模式开展班会活动的评估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开始编写校本教材——《甘溪中学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推广应用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模式。

(3)课题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5月)

课题研究成果汇总。撰写研究报告;汇总系列论文和个案,并对个案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编辑成我校第一部校本教材——《甘溪中学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

9、

经费预算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三年合计

图书资料费

1500

1000

1000

3500

1000

1000

1000

3000

成果打印费

1000

2000

3000

6000

其他实施费

2000

2500

3000

7500

5500

6500

8000

20000

十、成果体现

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实验班与一般班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别,教师相关研究论文,课题阶段性总结、活动图片、案例集和校本教材《甘溪中学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等来体现。

甘溪中学“情境式心理主题班会课堂”研究组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10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