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本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本

发布时间:2021-10-24 16:28:52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本 本文关键词: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本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本 本文简介:脱贫攻坚2017年工作总结范本2017年以来,****全面深入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以“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责任担当,举全区之力向贫困宣战,全力实现2018年完成19个贫困村摘帽、9438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1、脱贫攻坚工作做法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本 本文内容:

脱贫攻坚2017年工作总结范本

2017年以来,****全面深入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以“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责任担当,举全区之力向贫困宣战,全力实现2018年完成19个贫困村摘帽、9438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

1、

脱贫攻坚工作做法及成效

(1)

强化工作保障,最大限度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为确保我区2018年成功创建全省脱贫攻坚先行示范区,在制定出台了“十大举措”基础上强化组织保障。创新拓展“八加一”帮扶机制,即:每个贫困村落实1名区级领导、1个帮扶部门、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专业技术人员、1个结对帮扶城市社区、1家结对帮扶民营企业和1名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帮扶1个贫困户,外加1名法律工作者驻村服务。大力构建“1部2片25组45队”的扶贫攻坚方阵,“1部”就是成立全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担纲,“四大家”领导齐上阵合力攻坚;“2片”就是将全区23个乡镇办委划分为南部和北部两大片区精准施策分类建设;“25组”就是25名区级领导担责分别挂包联系1-2个贫困村,牵总统筹贫困村的帮扶资源和力量,实现村村均有强有力的扶贫工作组;“45队”就是由区级部门作主体组建45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全区9713户贫困户均有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帮扶。25名区级领导以上率下,多次带队深入所联系的贫困村展开专项蹲点调研督导,查找问题共计13个大类、98个小项,经细化梳理后严格落实相关责任部门抓紧解决,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奔赴脱贫联系点分条块开展蹲点帮扶,切实帮助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全员蹲点,与帮扶对象结对认亲,累计捐款捐物达300余万元,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推动形成了整体联动、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强化多元投入如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脱贫攻坚倾斜,全年安排区级财政资金0.5亿元,整合项目资金12亿元,形成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社会、群众多远投入格局。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建立脱贫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采取“一事一议”、应急工程、优先垫付资金等方式加快实施,扶贫项目进度达到90%以上,12月底可全面竣工。强化痕迹管理,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帮扶规划、项目实施、政策到位等实行痕迹管理,每一环节都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估、可问责,确保脱贫摘帽真实性和公认度。

(2)

深化“17个专项扶贫计划”,全面推动扶贫政策落地落实。逐一分析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扶贫专项方案的对象范围、目标任务、时间安排、政策措施和责任落实,因地制宜出台《****区十大扶贫专项行动》和《****区17个扶贫专项工作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方面:新开工交通项目12个,建设里程达57.7公里;投资5530万元,整治山坪塘130口、整修渠道35公里、新建蓄水池50口,新增有效灌面3000亩,新增节水灌面4000亩,解决5000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110KV线路19公里、低压线路65.36公里,新建10KV线路53.64公里;投资1000万元开展广电宽带乡村“村村通”服务,完成44个未通宽带行政村(包含19个2017年摘帽贫困村)宽带覆盖。在农业产业扶贫方面: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8.12万亩,年出栏生猪41.13万头、肉羊4.5万只、肉牛2.71万头、家禽285万只,增加水产养殖面积225亩,增加产量180吨,创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个。在工业产业扶贫方面:通过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重点企业帮扶、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2%,推动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较强的工业产业突破发展。在旅游扶贫方面:积极申办***省乡村文化旅游节、达州市旅游发展大会,创建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0户民俗旅游达标户。在商务扶贫方面:规划建设乡镇电商配送点5个,村级农村电商终端服务站点20个,建设1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扶贫方面:完成***镇**村等16个省、市、区级财政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在科技扶贫方面:打造区级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建成区域综合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培训中心和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在新村建设扶贫方面:完成危房改造1335户,启动19个贫困村扶贫新村建设和6个新村聚居点建设。在教育扶贫方面: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90%以上。在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方面:开展技能培训700人,品牌培训100人,贫困家庭新增就业500人以上。在生态建设扶贫方面: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4万亩,完成规划的30%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57人。在医疗卫生计生扶贫方面:构建全区贫困人口疾病数据库和贫困人口就医数据库,对贫困人口实行精准医疗救助服务,对贫困人口实行“八免五补助”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在文化惠民扶贫方面:高标准建设19个摘帽贫困村文化活动室、电子阅报栏、农民健身工程和10个文化院坝。在社会保障扶贫方面:低保标准低线达到300元/月;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75%;政策内医疗救助比例达到70%;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居民养老参保覆盖率达到93%。在社会扶贫方面:大力开展“万企帮万村”、“关爱留守学生”、“残疾人服务外包培训就业”等行动,评选表扬“十佳扶贫先进单位”、“十大扶贫好人”、“十佳帮扶企业”、“十佳扶贫社团组织”。在财政金融扶贫方面:2017年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0万元,今后每年递增50%。对今年摘帽的19个贫困村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与达州市农商银行建立2500万元的产业扶贫风险补偿基金,与达州市商业银行签订金融扶贫开发合作协议,承诺3年内支持****扶贫开发资金不低于15亿元。落实异地扶贫搬迁风险分散基金1630万元,相继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担保基金、教育救助基金、理疗救助基金、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以及风险基金,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有力解决扶贫工作长效投入的难题。

(3)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四好五有”目标,全力保障贫困村和贫困对象如期脱贫。一是全面落实“四好五有”,严格确保贫困村按期摘帽。紧扣全年1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目标任务,以“交通三年攻坚”

和“教育三年振兴”为抓手,突出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4800万元,在19个贫困村发展农业产业33项、其他产业24项,1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人均6元以上;投入3530万元,在19个贫困村建成通村公路100公里,建设入户道路120公里;投入48.3万元,建成19个达标村级卫生室;投入95万元,建设19个达标村级文化室;投入109万元,完成19个贫困村宽带建设,21个“村村通”建设;投入1048万元,为4119户农村群众解决安全用水;投入3631万元,改造用电线路3743户。投入资金2.36亿元,建成标准中心校19所、达标卫生院18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3个。截止目前,2017年我区计划退出的19个贫困村均达到“一低五有”标准。二是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严格确保贫困对象如期脱贫。大力推进“八大行动”,实现精准发力、精准脱贫。大力推进生产和就业扶贫行动。对8688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施特色产业、庭院经济、利益联结和劳务经济“四大增收计划”。突出“一村一品”,在贫困村培育专业合作社37家、家庭农场33个,引进聚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镇建立红阳猕猴桃基地核心示范园800亩,引进屈氏金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镇建立肉羊养殖核心基地。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24个,培育规模养殖户197户。扶持带动823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推荐贫困户就业1380人。规模发展油用牡丹、牛奶草莓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打造***梯田、千口岭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培育乡村农家乐25家。突出抓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依托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引进产业项目6个,积极发展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培育龙头企业4家,专合组织50个、专业大户200户,发展特色果蔬5.5万亩、食用菌5885亩、中药材1800亩、花卉苗木1.4万亩,畜牧养殖5.8万头(只),预计实现效益11.2亿元。坚持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小养殖、小种植,人平增收500元以上。深化农村改革,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二次返利等实现增收。着力能力提升,1365名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大力推进住房大全行动。按照异地扶贫搬迁要求,启动总投资0.83亿元、346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地已开工建设。对今年脱贫村19个摘帽村所有C、D级危房改造全部完成,贫困户“四改三建”578户。大力推进政策兜底行动。我区7月起已实现农村低保线和国家贫困线“两线并轨”,9105名贫困人口实现低保兜底,贫困低保户保障水平高于3100元。深化教育扶贫,全面保障2628名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力推进救助扶持行动。针对因贫因残致贫贫困户占40%的实际,建立大病救助体系等“多位一体”救助体系,实现对6032名贫困人口实行“八免五补助”、新农合、大病救助、住院门槛费免除、先诊疗后结算五个100%全覆盖。大力推进集体经济培育行动。建立完善村集体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资源开发、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22个贫困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年内实现19个脱贫村均有1个专合社或农业企业与村集体形成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推进社会帮扶行动。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部门的帮扶支持,省、市相关部门为我区贫困村争取、捐助帮扶物资资金达340.5万余元。全力促成北京、深圳、云南、成都、重庆等26家企业和44家本土企业对口支援贫困村,69个城乡社区先后为帮扶村、贫困户捐赠物资资金达400余万元。全面动员、鼓励、引导非公经济、社会组织以及在外务工人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社会扶贫投入达2.7亿元。大力开展扶贫扶志行动。建立互评管理机制,常态整治脏乱差,引导贫困户自觉养成文明、礼貌、卫生良好习惯。开展荣辱感恩教育,克服“贫困光荣”、“等靠要”等不良心态,形成感恩党、感恩社会、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创新争优行动。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以贫困村退出实际成果检验“两学一做”成效,严格落实“八加一”帮扶机制和创新开展脱贫攻坚现场评比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竞相追赶跨越的浓厚氛围。

(四)持续强化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强化脱贫攻坚目标绩效管理机制。逐级签订脱贫攻坚年度目标责任书,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目标绩效管理,对未完成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目标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对有关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先免职再查处,对涉及到的挂包区级部门党组主要负责人,先停职再查处,由区级领导干部担任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对分管领导先停职再查处。二是强化脱贫攻坚现场评比推进机制。每两月召开召开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进行现场观摩、综合评比排名,排名末位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及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作出书面整改方案,并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体会上报告整改落实情况,相关乡镇和帮扶部门竞位争先的意识更加强烈。三是强化分类实施“三标配”工作机制。针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的贫困对象,实行激励政策标配。针对“易地扶贫搬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一批、教育资助解困一批”的贫困对象,实行特殊政策标配,到户到人全覆盖。针对贫困村摘帽刚性需求,在“壮大集体经济、通村(组)硬化道路、安全用电、安全用水、文化室、卫生站、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村级活动阵地”等方面,实行基础建设标配。四是强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制定《****区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严格对扶贫项目申报、管理、验收予以规范。五是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机制。区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采取定期督查巡查和随机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督查巡查,重点督查巡查2017年度减贫任务落实情况、“六个一批”落实情况、“八加一”驻村帮扶情况、“17个扶贫专项年度计划”对接落实情况、区域内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其他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履职尽责情况、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六是强化脱贫攻坚“四个一律”问责机制。凡是帮扶对象不脱贫的,帮扶人员一律不脱钩;凡是年度扶贫工作没有走在前列的,当年一律不得评优、晋升和提拔;凡是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弄虚作假、消极应付的,有关干部一律进行严肃处理;凡是没有完成脱贫任务的乡镇和帮扶单位,有关领导一律进行组织调整。

二、强化整合,超前谋划,坚决打赢2017年省定贫困县摘帽攻坚战

2017年以来,我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长远规划与推动发展承接不足。产业发展上虽注重了“长短结合、种养结合、产销结合”,但在“区域优势把握、发展布局推进、能人带动示范”上还需加强;基础设施上虽注重了“村组道路、农田水利”的建设和整合,但在“入户户间道、户有安全用水、住房要安全”上还需加强。

二是致贫原因与帮扶举措衔接不够。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及针对性帮扶措施研究不够,对贫困户的帮扶存在均等化现象,侧重对贫困户外部帮扶,忽略和放松了对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引导和激励,形成新的“大水漫灌”现象。政策性“兜底”对贫困群众来说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使贫困群众依赖性增强,存在“等、靠、要”思想,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和贫困群众要钱给钱热,让出力出汗自力更生冷的现象,导致获得感不强,无感恩情怀。

三是氛围营造与形象展示衔接不深。脱贫攻坚宣传氛围尚不浓厚,到村到户宣传面不广、程度不深,群众政策知晓率不高;环境整治与村容村貌的提升、村民自治与群众主动作为的结合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基础支撑与示范要求衔接不够。基层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夯实,例如“六本台账”的基层支撑要进一步加强;推进帮扶、指导的广度有待进一步加深,例如地方党委政府的主题作用、村三委的主抓作用、单位部门的帮扶作用要进一步到位;试点探索与示范引领要进一步突破,例如承接大产业,在强化干线建设、产业布局的同时,可多加强入户道路建设探索;在强化能人带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可多破解产业周转金使用和金融杠杆撬动作用,科学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的放大效应。

篇2: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稿三篇汇编

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稿三篇汇编 本文关键词:心得体会,汇编,贫困,三篇,摆脱

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稿三篇汇编 本文简介:2015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稿三篇汇编【篇一】《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1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习总书记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

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稿三篇汇编 本文内容:

2015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稿三篇汇编

【篇一】

《摆脱贫困》一书是

习近平

总书记于

21

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

11

万字,收录了习总书记从

1988

年至

1990

年在

宁德

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

闽东

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书中透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感想。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二是“滴水穿石“见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

四是要有辩证思想。书中习总书记对每项工作、每件事的论述都能很全面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对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启示》、《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等文章充满辩证思维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习总书记用辩证法不是空谈,而是很接地气,如《从政杂谈》中谈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习总书记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去,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

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共鸣。

【篇二】

近两周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对其中《青年干部四忌》一文特别有感触,文章指引我们青年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注意四忌。

首先是忌急于求成。“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对于青年干部来讲,工作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轮岗、挂职阶段,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上,只有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练就扎实的功底,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才能更好的着眼于未来。

其次是忌自以为是。作为80后的独生子女,我们这代人往往太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了,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听到、吸收到跟自己原本想法相符或相近的事实。其实一件事怎么做,有无数种方法,不存在最好,只有更好。减少自以为是,把心开放给更好、更新的可能性,能够帮我们少走弯路,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突破。

第三是忌朝令夕改。身为一名工商干部,我们依法行政除了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应该依据本部门的一些制度规范。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干部一旦参与制订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时,要处处着眼细节、力求严谨。因为这些“法”和“规”是每个基层工商干部的行为准则。朝令夕改式的违背这个准则,将使得上级机关逐渐失信于基层,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

最后是忌眼高手低。有些新考进工商部门的青年干部觉得工作太简单,我觉得其实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会发现周围到处都是知识,青年干部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你对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吗?你的岗位责任有多大,如果出现失误会造成什么后果?你真正熟悉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吗……带着这些问题工作,用不了一两年,你的业务水平肯定会提升很多,从而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学习《摆脱贫困》,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对我这样的青年干部来说,现在只是你未来几十年事业长跑的开端,起跑阶段的快或慢并不重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使你对未来的努力能一以贯之;其次,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保证你在波浪起伏的环境中维持内心的平静;第三,你要适应业务工作的规则,这些规则有大有小,有粗有细,而且处在变化之中,与时俱进,才能开拓创新。

2015年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3800字范本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他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告诫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逐步缩小这些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小康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同志曾在福建工作近18年,为福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观点。最近,应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了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著作《摆脱贫困》一书。该书初版于1992年,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提出了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科学主张,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习近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略的重要结晶。书中提出的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着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和清新文风,是一个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整体,对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决条件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跳出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冲破封建保守的陈旧意识,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就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他强调,“弱鸟可以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他还指出,摆脱贫困,很重要的是要提倡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他在《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中指出,“如果人们只看到穷,但不是历史地看,发展地看,就很容易失去自信心”,“在讲‘贫困’的同时,不要忘记讲闽东的光彩”,他强调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就是一种光彩。2012年12月,他在河北阜平县调研时又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困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但也有各自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首要的是彻底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念,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工作重点。我们深刻体会到,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要树立战胜困难、脱贫致富的信念信心,越要坚定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决心毅力,让观念“先飞”,让思想先行,不等不靠、积极作为,把优势做足,把特色做强,把短板补上。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科学路径是找对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实现脱贫致富,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就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确定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要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党的十八大之后,他又进一步强调,“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当时,他针对宁德实际,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起来。实践证明,贫困地区只要立足实际,廓清发展思路,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实现加快发展、后发赶超。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一招是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特别强调了“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和“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的重要性。他还专门对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他强调,“闽东的改革应进一步深化,各项工作都要以改革总揽全局,扶贫工作也要贯彻改革精神”,“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他指出,“开放和扶贫对闽东来说,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扶贫的成果将是开放的新起点,开放将使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和在扶贫工作上运用开放政策”,“必须争取整体功能效益”。他就发展畲族经济指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指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作用,读来特别发人深省。实践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当前,福建正在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挑战、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才能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奋力赶超,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群众工作。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鲜明特色,就是群众观点。习近平同志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他在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干部要练好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推行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已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成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进作风的有效办法。当年他乘车近3个小时、步行2个多小时,三进寿宁县下党乡访贫问苦、与群众一道商讨解决发展难题,令当地老百姓感念至今。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学习习总书记亲民为民爱民的崇高风范,继承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增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是要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改变落后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始终保持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韧劲。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指出欠发达地区发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他强调,“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滴水穿石”精神,体现了铁杵磨针、积沙成塔的韧性意志,体现了弱鸟先飞、勇为人先的创业激情,体现了矢志如初、奋斗不息的进取品格,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是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任何事业的成功,都要有股“水滴”的韧劲,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目标一致、矢志不移的共同努力。我们要把“滴水穿石”精神贯穿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过程,“咬定青山不放松”,扑下身子,摸清实情,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以坚韧之力驱除急于求成的浮躁之气,用长远之计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沿海与山区、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去年,福建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扶贫开发的讲话精神,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战略任务,召开了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到加强发展的薄弱环节上。一是确定了23个县作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专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从产业发展、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用地保障、民生工程等七个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二是探索符合地方扶贫开发实际的科学路子,坚持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力争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路子。三是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习总书记在闽期间提出的领导挂钩、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园区共建、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激活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四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地把扶贫开发工作抓下去,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篇3: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两篇

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两篇 本文关键词:心得体会,两篇,贫困,摆脱,学习

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两篇 本文简介:2015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两篇【篇一】近两周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对其中《青年干部四忌》一文特别有感触,文章指引我们青年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注意四忌。首先是忌急于求成。“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两篇 本文内容:

2015学习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本两篇

【篇一】

近两周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全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对其中《青年干部四忌》一文特别有感触,文章指引我们青年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注意四忌。

首先是忌急于求成。“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对于青年干部来讲,工作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轮岗、挂职阶段,工作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业务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上,只有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练就扎实的功底,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才能更好的着眼于未来。

其次是忌自以为是。作为80后的独生子女,我们这代人往往太相信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了,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听到、吸收到跟自己原本想法相符或相近的事实。其实一件事怎么做,有无数种方法,不存在最好,只有更好。减少自以为是,把心开放给更好、更新的可能性,能够帮我们少走弯路,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突破。

第三是忌朝令夕改。身为一名工商干部,我们依法行政除了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应该依据本部门的一些制度规范。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干部一旦参与制订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时,要处处着眼细节、力求严谨。因为这些“法”和“规”是每个基层工商干部的行为准则。朝令夕改式的违背这个准则,将使得上级机关逐渐失信于基层,其结果我们可想而知。

最后是忌眼高手低。有些新考进工商部门的青年干部觉得工作太简单,我觉得其实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会发现周围到处都是知识,青年干部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你对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了解吗?你的岗位责任有多大,如果出现失误会造成什么后果?你真正熟悉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吗……带着这些问题工作,用不了一两年,你的业务水平肯定会提升很多,从而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学习《摆脱贫困》,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对我这样的青年干部来说,现在只是你未来几十年事业长跑的开端,起跑阶段的快或慢并不重要。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使你对未来的努力能一以贯之;其次,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保证你在波浪起伏的环境中维持内心的平静;第三,你要适应业务工作的规则,这些规则有大有小,有粗有细,而且处在变化之中,与时俱进,才能开拓创新。

【篇二】

《摆脱贫困》一书是

习近平

总书记于

21

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

11

万字,收录了习总书记从

1988

年至

1990

年在

宁德

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

闽东

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书中透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感想。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二是“滴水穿石“见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

四是要有辩证思想。书中习总书记对每项工作、每件事的论述都能很全面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对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启示》、《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等文章充满辩证思维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习总书记用辩证法不是空谈,而是很接地气,如《从政杂谈》中谈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习总书记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去,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

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共鸣。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