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9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9篇

发布时间:2022-05-20 18:35:04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9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1

  xx年前,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如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无数的中国奇 迹、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答卷,都归结到一点,就是 始终不渝推进改革开放。因此,我们既要看成就,也要看到 成就背后的成因,更要看到改革背后的道理,切实把自豪上 升为自信,把自信转化为自觉。作为党员干部,身处这个伟 大时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更要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认真学习 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强化大局意识、使命意识、 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用具体行动 来拥护改革、推进改革。下面,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 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改革开放xx年,不仅仅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并且 培育和塑造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向那段活力燃烧的岁 月致敬,最好的致敬是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为推动 改革开放再出发供给精神动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xx 年改革实践,我们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xx年沧桑巨 变,改变的是贫穷的面貌,不变的是对梦想的追求,改变 的是落后的生产力,不变的是对完美生活的向往。我国国 防装备的自主化水平提升,看到了一个个大国重器的诞 生、列装,变化的是技术、本领,不变的是坚守国门、守 护人民的意志与雄心。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中国每一座城 市、每一处乡村、每一个家庭都发生着巨变,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这次在党员活动室观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直播,看到的 是一段段难忘的历史,xx年来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 抉择,xx年前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震惊世界的改革 开放,从此打开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大门!从那一刻开始, 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 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 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样变化。

  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新时期的最鲜明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 可挡的展开了;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对外开放的 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大改革 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进取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 折。到今日,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 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所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2

  5月14日,州委组织部以新民主主义时期历史为内容,组织部机关全体党员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研讨。会上,支部书记、副书记分别领学《中国共产党简史》节选内容,部机关全体党员围绕专题研讨内容作交流发言。会议指出,新民主主义时期历史是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的资产阶级同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这段时期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会议强调,今年组织工作大事多、要事多,但不能因为大事要事放松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走在前、作表率,精准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见缝插针地开展学习,相机行事地组织活动,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组工干部。

  会议要求,部机关全体党员要全身心投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要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县乡换届工作结合起来,同即将开展的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立足组织部门职能,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3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邱(球)小姐”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1967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距地面2900米处空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上天。在异常艰难的时期,中国人民以“石破天惊”的气概,独立自主地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有了“两弹一星”,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我们的祖国才能硬铮铮地站立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蕴含着思想的魅力、彰显了智慧的光芒。这对于我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汲取智慧力量,充分认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握机遇,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最近学习思考,就“两弹一星”精神给我们的启示,联系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两弹一星”精神启示我们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并争取到苏联的援助。1960年6月,苏联突然单方面撕毁援助协定,撤走在华全部专家,带走全部技术资料。在这样艰难时刻,毛泽东同志号召:“自己动手,从头做起来,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全国上下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仅用四年时间,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两弹的研制开始,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就是一部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断实现自主创新的历史”。当前,合肥正处于新发展起点,担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也面临着标兵越来越强、追兵越来越近的竞争压力。合肥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核心位置,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在紧跟大势、紧扣大局、紧抓大事中开拓进取,在“补短、扬长、追赶”中一路向前,彰显了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的坚定决心,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创新成就,合肥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充分活力的科技创新驱动型城市。

   二、“两弹一星”精神启示我们要把握大势、善于创新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生命线”,招才引智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助推器”。当前,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再加力”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招商工作改进提升专项行动,坚持“三高”标准,不断创新双招双引的新思路、新方式、新举措。坚持高水平谋划,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瞄准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重点领域谋划项目,顺势招商;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特别是聚焦链主企业发展需求,锁定招商目标,定向招商;深化智库合作,对接投资公司,利用专业力量,借力招商。坚持高层次对接,紧盯高校校友、投资机构、龙头企业、咨询机构等招商资源和产业峰会、论坛等高端平台,组织开展高层高频高效对接,及时捕捉招商信息,积极赢得合作机会。坚持高密度盯进,强化招商项目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加大重大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推进“总部(研发)+生产基地”联动招商模式,双招双引,比干比优,形成全市招商“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不断提升招商质效。

   三、“两弹一星”精神启示我们要服务中心,乐于奉献

  “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科学家们自觉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民族命运结合起来,甘于奉献,甘当无名英雄。招商工作,比得是环境,拼得是服务。作为招商工作人员,要把合肥发展与个人事业、生活联系起来,练好内功、乐于奉献,想方设法为投资者服务,为项目建设开路。一是增强敏锐力,善于捕捉信息。密切与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联系,及时了解产业集群发展动态、龙头企业投资意向,把握契合点、寻求合作点。二是增强判断力,善于研判项目。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熟悉合肥产业发展情况,及时研判、准确把握招商项目,努力引进符合合肥产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三是增强执行力,善于推进项目。对线索明朗、意向明确的项目,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洽谈成功率;对不符合落户洽谈地的项目,帮助在全市范围内有序流转,实现招商资源合理利用;对开工建设的项目,跟踪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四是增强亲和力,善于服务项目。按照优化营商环境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要求,主动了解客商生产、生活需求,提供适销对路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4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同时,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十八大召开前,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8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前)。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扩大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实施这三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转变,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党的十二大召开到1991年底)。这一阶段的改革总体上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改革不是系统推进,基本上是摸索着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一时期,改革呈现三个新特点:一是改革的重点发生了新变化,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二是改革的态势发生了新变化,从经济、政治领域向科技教育文化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三是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明显进展。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xx年底)。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已非常明确,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成为自觉、主动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改革的攻坚阶段。

  第四阶段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20xx年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20xx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党和国家谋求改革和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进向前。

  3、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xx多年的时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历史时期;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关键时期;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伟大时期。

  改革开放xx多年来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4、个人感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xx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一切亲身经历了这伟大变革并贡献了自己力量的中华儿女,一切关心祖国命运的华夏子孙,都有理由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感到自豪。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我们也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华民族必将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5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采乡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5月13日,兰采乡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研讨会。

  会议首先由乡党政班子成员领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学习篇目。乡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就“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乡党委书记南太加最后强调:党史是记载我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百科书”,是党员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涉及党的事业各方面各领域,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下功夫真学、深思、细悟,才能入心入脑。一要突出重点学习。党史中包含着党的政治锻造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不懈奋斗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绝不是几天时间能够完全消化的,这需要我们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基础课”“终身课”,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去学习。二要结合问题思考。学党史要活学活用,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全体党员干部在开展各类工作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也有工作习惯中产生的,我们要带着问题学、举一反三学,在党史中找理论、找方法、找途径,用党史中蕴含的智慧经验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提升工作成效。三要带着信仰领悟。学党史不是单纯地观史,也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带着对党的敬爱之心学、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意学、带着坚定信仰信念的目的学,做到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想得透、把得准,尤其要站在人民立场,以党的初心使命为切入点来学习党史,深刻感受党史的历史厚重与精髓要义,才能真正学出信仰来、学出信念来、学出信心来。

  会议指出:学习党史,知行合一是关键,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学习党史的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一要在中心工作上见担当。中国共产党人跨过“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在艰苦卓绝中成就伟大事业,靠的是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我们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决克服工作中的“腾挪闪避绕”等错误做法,拿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要在为民服务上求实效。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要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精气神足起来。三要在推动发展上强信心。党史的一头连接光荣的过去,一头通向辉煌的明天。理解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从苦难到辉煌的从容自信,才能深刻感怀我们党愈战愈强的历史动力,深刻感悟推动伟大复兴的历史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拿出敢于争先的勇气、焕发敢于决战的胆气、亮出敢于决胜的豪气,迎难而上不断推动全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6

      工业化在百年党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均由走工业化发展道路而确立。从英国催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美德两国引发第二次工业革命并远超英国,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业化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是改变中国落后状态而臻于富强的关键所在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党和人民政府有没有能力制止恶性通货膨胀,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使自己在经济上从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这在当时是比向尚未解放的地区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的新的严峻考验。

      1949年-1952年,经过全国人民三年多的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工业生产力的地位得到加强,现代工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为我国开始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打下了基础,进而确保整个国家新民主主义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迈进。

      党及时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主体就是国家工业化。

      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1953年8月,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审定了国防工业“一五”建设计划。1955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毛泽东同志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历史证明,这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胆略的战略决策。

      1949年到1956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党和全国人民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上来。

      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氛围,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激发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的劳动热情。“每一秒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这种充满时代精神的号召,生动地反映了工业化目标所激发的建设热情。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正式开始,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开采业、军事工业等都获得较大发展,相关的工业部门及企业相继建立,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局面。“一五”计划在我国所有国家发展规划中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是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探索

      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不仅使贫穷落后的新中国建立了初步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而且这期间积累的建设经验为以后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借鉴,为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

      《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十大关系”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这实际上是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同志多次说:前几年经济建设主要学外国经验,《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满怀信心地说:“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大会提出,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在我国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设想。

      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中国实现工业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才能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真正赢得经济上的独立。

      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工业化建设实践中,党中央围绕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具体实际,先后制定了14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中都着重提出了各个时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党中央提出通过实施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从而建立起了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入到了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我国的工业发展进入了结构优化的阶段,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调整不同产业间失调的比例关系,促进短线产业加快发展,抑制长线产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高度重视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中的增长模式转换问题成为工业建设的重点,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推动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进入21世纪,工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党中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工业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经过长期的工业实践与探索,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中逐渐形成的,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把握当前国际和国内工业发展的客观趋势,辩证分析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定位我国当前工业发展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理念、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四化同步”作为行动纲领,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吉林省企业职工座谈时更明确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首次提出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战略引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深刻认识党领导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使命和时代责任,增强机遇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要求。

    一是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战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是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明确了湖南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路径和目标,是谱写新时代湖南新篇章的主攻方向。要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仅要创造更多单项技术和产品,更要大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瓶颈。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是继续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篇大文章。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下步入信息化阶段的,我国则是在工业化目标还未实现的情况下搭上了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列车。两化融合是工信部立部之本。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7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兰采乡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5月13日,兰采乡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研讨会。

  会议首先由乡党政班子成员领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学习篇目。乡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就“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乡党委书记南太加最后强调:党史是记载我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百科书”,是党员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涉及党的事业各方面各领域,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下功夫真学、深思、细悟,才能入心入脑。一要突出重点学习。党史中包含着党的政治锻造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不懈奋斗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绝不是几天时间能够完全消化的,这需要我们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基础课”“终身课”,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去学习。二要结合问题思考。学党史要活学活用,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全体党员干部在开展各类工作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也有工作习惯中产生的,我们要带着问题学、举一反三学,在党史中找理论、找方法、找途径,用党史中蕴含的智慧经验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提升工作成效。三要带着信仰领悟。学党史不是单纯地观史,也不是为学而学,而是要带着对党的敬爱之心学、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意学、带着坚定信仰信念的目的学,做到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想得透、把得准,尤其要站在人民立场,以党的初心使命为切入点来学习党史,深刻感受党史的历史厚重与精髓要义,才能真正学出信仰来、学出信念来、学出信心来。

  会议指出:学习党史,知行合一是关键,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学习党史的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一要在中心工作上见担当。中国共产党人跨过“雪山”“草地”,征服“娄山关”“腊子口”,在艰苦卓绝中成就伟大事业,靠的是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不懈奋斗。我们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决克服工作中的“腾挪闪避绕”等错误做法,拿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要在为民服务上求实效。党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要牢记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要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精气神足起来。三要在推动发展上强信心。党史的一头连接光荣的过去,一头通向辉煌的明天。理解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从苦难到辉煌的从容自信,才能深刻感怀我们党愈战愈强的历史动力,深刻感悟推动伟大复兴的历史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拿出敢于争先的勇气、焕发敢于决战的胆气、亮出敢于决胜的豪气,迎难而上不断推动全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8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个科长、机关的支部书记,学好党史,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是我的责任所在。在此,我郑重表态如下:

  一、在学习上始终紧盯一个“目标”:坚决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学习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二、在思想上始终做到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从百年发展中看到党发展的艰辛、发展的不易,从而激发出对党的无限忠诚、绝对忠诚。

  三、在行动上始终做到三个“忠诚”。一是:牢记党史,对党忠诚,就要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要把“对党绝对忠诚”铸入思想的骨髓、融入灵魂的深处、见之于行为之中,做到政治上同心、情感上同融、行动上同步。二是:牢记党史,对党忠诚,就要做到“党不叫干啥就坚决不干啥”。做每一项工作,必须要按规定办、按原则办。自觉做到对上级的命令指示,不论急与缓都要令出即行;对党委的部署要求,不论轻与重都要立说立行;对政策纪律和规章制度,不论大与小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总之要记住:党倡导的事,不以其小而不为;党反对的事,不以其小而为之。三是:牢记党史,对党忠诚,就要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好啥”。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与时俱进、主动作为的精神,把工作当作担子挑、当作义务尽、当作事业干、当作责任负,按照局党委确定的“强监管、抓重点、保稳定、出成效”的工作思路,争取到最好的工作成效。

  四、在实用上始终做到四个“求”。一要“求真”。100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坚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共产党人。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三要“求实”。要联系实际学,做到入心入脑;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用心推动作用,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潜力。四要“求新”。要透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工作上有新贡献、在效果上有新作为。

  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10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发扬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做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凝聚成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新时代x的水利事业做出新贡献,为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专题研讨篇9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同时,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和发展人民民主,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十八大召开前,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8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前)。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准备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扩大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实施这三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转变,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思想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党的十二大召开到1991年底)。这一阶段的改革总体上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改革不是系统推进,基本上是摸索着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一时期,改革呈现三个新特点:一是改革的重点发生了新变化,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二是改革的态势发生了新变化,从经济、政治领域向科技教育文化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三是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明显进展。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至20xx年底)。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已非常明确,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成为自觉、主动的历史进程。这是中国改革的攻坚阶段。

  第四阶段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20xx年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20xx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党和国家谋求改革和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进向前。

  3、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xx多年的时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历史时期;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关键时期;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伟大时期。

  改革开放xx多年来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

  4、个人感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xx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一切亲身经历了这伟大变革并贡献了自己力量的中华儿女,一切关心祖国命运的华夏子孙,都有理由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感到自豪。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我们也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华民族必将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