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笔记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复习资料

笔记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1-10-25 09:55:56

笔记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复习资料 本文关键词:复习资料,语言学,英语,简明,新编

笔记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复习资料 本文简介:ChapteroneIntroduction一、定义1.语言学LinguisticsLinguisticsisgenerallydefinedasthescientificstudyoflanguage.2.普通语言学GeneralLinguisticsThestudyoflanguageasawh

笔记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复习资料 本文内容: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一、定义

1.语言学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2.普通语言学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3.语言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符号体系。

4.识别特征Design

Features

It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语言识别特征是指人类语言区别与其他任何动物的交际体系的限定性特征。

Arbitrariness任意性

Productivity多产性

(创造性)

Duality双重性

Displacement移位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

5.语言能力Competence

(抽象)

Competence

i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6.语言运用performance

(具体)

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语言运用是所掌握的规则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7.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change

through

time.

a

dia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a

historical

study,which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8.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a

given

language

at

a

given

time.

9.语言langue

(抽象)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10.言语parole

(具体)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11.规定性Prescriptive

It

aims

to

lay

down

rules

for”correct”

behavior,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say

and

what

should

not

say.

12.描述性Descriptive

A

linguistic

stud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二、知识点

1.language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it’s

a

social

activity

carried

out

in

a

certain

social

environment

by

human

beings.

语言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2.几种观点和现象的提出者:

⑴瑞士语言学家F.de

Saussure

:Langue和parole的区别

⑵美国语言学家N.Chomsky

:in1950针对Saussure’s

langue

the

description

of

a

language

as

it

changes

through

time

is

a

diachronic

study.

In

modern

linguistics,synchronic

study

is

more

important.

Speech

and

writing

口头语与书面语

Speech

and

writing

are

the

two

major

media

of

communication.

Modern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form

of

language

as

primary,but

not

the

written

form.

Reasons

are:

1.

Speech

precedes

writing;

2.

There

are

still

many

languages

that

have

only

the

spoken

form;

3.

In

terms

of

function,the

spoken

language

is

used

for

a

wider

range

of

purposes

than

the

written,and

carries

a

larger

load

of

communication

than

the

written.

Langue

and

parole

语言和言语

The

Swiss

linguist

F.

de

Saussure

mad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early

20th

century.

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and

parole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Saussure

made

the

distinction

in

order

to

single

out

one

aspect

of

language

for

serious

study.

He

believes

what

linguists

should

do

is

to

abstract

langue

from

parole,to

discover

the

regularities

governing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and

make

them

the

subjects

of

study

of

linguistics.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Proposed

by

American

linguist

N.

Chomsky

in

the

late

1950’s.

He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and

performance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is

knowledge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He

believes

the

task

of

the

linguists

is

to

discover

and

specify

the

language

rules.

Chapter

Two

Phonology

一、定义

1.宽式音标Broad

transcription

The

transcription

of

speech

sounds

with

letter

symbols

only.

2.窄式音标Narrow

transcription

The

transcription

of

speech

sound

with

letters

symbols

and

the

diacritics.

3.清音Voiceless

When

the

vocal

cords

are

drawn

wide

apart,letting

air

go

through

without

causing

vibration,the

sounds

produced

in

such

a

condition

are

called

voiceless

sounds.

4.浊音Voicing

Sounds

produced

while

the

vocal

cords

are

vibrating

are

called

voiced

sounds.

5.元音Vowel

The

sounds

in

the

production

of

which

no

articulators

come

very

close

together

and

the

air

stream

passes

through

the

vocal

tract

without

obstruction

are

called

vowels.

6.辅音Consonants

The

sounds

in

the

production

of

which

there

is

an

obstruction

of

the

air

stream

at

some

point

of

the

vocal

tract

are

called

consonants.

7.音位Phoneme

The

basic

unit

in

phonology,it’s

a

collection

of

distinctive

phonetic

features.

8.音位变体Allophones

Different

phones

which

can

represent

a

phonem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re

called

the

allophones

of

that

phoneme.

9.音素phone

A

phonetic

unit

or

segment.

it

doesnot

necessarily

distinguish

meaning,it’s

a

speech

sound

we

use

when

speaking

a

language.

10.最小对立对Minimal

pair

When

two

different

forms

are

identical

in

every

way

except

for

one

sound

segment

which

occurs

in

the

same

place

in

the

strings,the

two

words

are

said

to

form

a

minimal

pair.

11.超切分特征Suprasegmental

The

phonemic

features

that

occur

above

the

level

of

the

segment

are

called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the

main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include

stress,intonation

and

tone.

12.互补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P35

Two

allophones

of

the

same

phoneme

are

said

to

be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13.语言的语音媒介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The

limited

range

of

sounds

which

are

meaningful

in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are

of

interest

to

linguistic

studies

are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在人类交际中有着一定意义、对语言学研究来说举足轻重。有限的声音是语音媒介。

14.爆破音stops

When

a

obstruction

created

by

the

speech

organs

is

total

or

complete,the

speech

sound

produced

with

the

obstruction

released

and

the

air

passing

out

again

is

called

a

stop

or

a

plosive.

they

are[b]

[p]

[t]

[d]

[k]

[g]

二、知识点

1.statistics

resulting

from

careful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re

have

been

over5,000languages

in

the

world,about

two

thirds

of

which

have

not

had

written

form.

2.

of

the

two

media

of

language,speech

is

more

basic

than

writing.

3.Phonetic

组成

⑴Articulatory

phonetics

发音语音学longest

established,mostly

developed

⑵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⑶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

4.articulatory

Apparatus

/Organs

of

Speech

Pharyngeal

cavity–

咽腔

Oral

cavity–

口腔greatest

source

of

modification

of

air

stream

found

here

Nasal

cavity–

鼻腔

5.The

tongue

is

the

most

flexible,responsible

for

more

varieties

of

articulation

than

any

other,the

extreme

back

of

the

tongue

can

be

raised

towards

the

uvula

and

a

speech

sound

can

be

thus

produced

as

is

used

in

Arabic

and

French.

6.Obstruction

between

the

back

of

the

tongue

and

the

velar

area

results

in

the

pronunciation

of[k]

and[g],the

narrowing

of

space

between

the

hard

palate

and

the

front

of

the

tongue

leads

to

the

sound[j];the

obstruction

created

between

the

tip

of

the

tongue

and

the

alveolar

ridge

results

in

the

sounds[t]and[d].

7.nasal

consonants:

[m]

/

[n]

/

[η]

8.

A

Phone

is

a

phonetic

unit

or

segment.

9.Sequential

rules例子

If

three

consonants

should

cluster

together

at

the

beginning

of

a

word,the

combination

should

obey

the

following

three

rules:

⑴the

first

phoneme

must

be

/s/

⑵the

second

phoneme

must

be

/p/

or

/t/

or

/k/

⑶the

third

phoneme

must

be

/l/

or

/r/

or

/w

10.English

has

four

basic

types

of

intonation:Falling

tone;Rising

tone;Fall-rise

tone;

Rise-fall

tone

三、问答题

1.what

are

the

three

branches

of

phonetics?

how

do

they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

Articulatory

—describes

the

way

our

speech

organs

work

to

produce

the

speech

sounds

and

how

they

differ.

Auditory-–studie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reaches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that

phonetic

identity

is

only

a

theoretical

ideal.

Acoustic-–studies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the

way

sound

travel

from

the

speaker

to

the

hearer.

发音语音学描述了我们的发音器官如何发出语音,以及这些语音为何有所不同。

听觉语音学研究语音的物理性质,得出了重要结论,即语音同一只是理论上的理想。

声学语音学研究语音的物理性质,研究语音从说话者到听话者之间的传播方式。

2.how

are

the

English

consonants

classified?

By

place

of

articulation

and

By

manner

of

articulation

3.how

d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differ

in

their

focus

of

study?

who

do

you

think

will

be

more

interested

in

the

different

between

say[i]and[i],[p]

and[ph],a

phonetician

or

a

philologist?

why?

语音学和音位学的研究中心有何不同?语音学家和音位学家哪一个更关心清晰音的区别?为什么?

Phonetics

—description

of

all

speech

sounds

and

their

find

differences.

Phonology

—description

of

sound

systems

of

particular

languages

and

how

sounds

function

to

distinguish

meaning.

A

phonetician

would

be

more

interested

in

such

differences

cos

such

differences

will

not

cos

4.what’s

a

phone?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a

phoneme?

how

are

allophones

related

to

a

phoneme?

Phone—a

speech

sound,a

phonetic

unit.

Phoneme---a

collection

of

abstract

sound

features,a

phonological

unit.

Allophones---actual

realization

of

a

phoneme

in

different

phonetic

contexts.

5.what

is

a

minimal

pair

and

a

minimal

set?

why

is

it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minimal

set

in

a

language?为什么区分最小对立组在一种语言中非常重要?

Minimal

pair—two

sound

combinations

identical

in

every

way

except

in

one

sound

element

that

occurs

in

the

same

position.

除了出现在同一位置的一个语音成分不同外,其他部分都一样的两个语音组合.

Minimal

set—a

group

of

sound

combinations

with

the

above

feature.

一组具有上述特征的语音组合.

By

identifying

the

minimal

pair

or

the

minimal

set

of

a

language,a

philologist

can

identify

its

phonemes.

通过分析一种语言的最小对立对或最小对立组,音位学家能辨别出它的音位.

6.Explain

with

examples

how

broad

transcription

and

narrow

one

transcription

differ?

Broad

transcription—one

letter

symbol

for

one

sound.

Narrow

transcription—diacritics

are

added

to

the

one-letter

symbols

to

show

the

finer

differences

between

sounds.

7.explain

the

sequential

rule,the

assimilation

rule

and

the

deletion

rule.

序列规则Sequential

rules

Rules

that

govern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同化规则Assimilation

rules

The

assimilation

rule

assimilates

one

sound

to

another

by’

copying

’a

feature

of

a

sequential

phoneme,thus

making

the

two

phones

similar.

省略规则Deletion

rule

It’s

a

phonological

rule

which

tells

us

when

a

sound

is

to

be

deleted

although

its

orthographically

represented.

Chapter

Three

Morphology

一、定义

1.词素Morpheme

The

basic

unit

in

the

study

of

morphology

and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

of

language.

2.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

Free

morphemes

are

independent

units

of

meaning

and

can

be

used

freely

all

by

themselves.

3.黏着词素Bound

morphemes

Bound

morphemes

are

these

morphemes

that

canot

be

used

by

themselves,must

be

combined

with

other

morphemes

to

form

words

that

can

be

used

independently.

4.词根Root

Root

is

the

base

form

of

a

word

which

cannot

be

further

analyzed

without

total

loss

of

identity.

5.词缀Affix

The

collective

term

for

the

type

of

formative

that

can

be

used

only

when

added

to

another

morpheme.

6.曲折词缀inflectional

affixes

The

manifestation

of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inflectional

affixes,such

as

number,tense,degree

and

case.

7.派生词缀Derivational

affixes

The

manifestation

of

relation

between

stems

and

affixes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derivational

affixes.

8.词干Stem

A

stem

is

the

existing

form

to

which

a

derivational

affix

can

be

added.

a

stem

can

be

a

bound

root,a

free

morpheme,or

a

derived

form

itself.

9.形态学规则Morphological

rules

They

are

rules

that

govern

which

affix

can

be

added

to

what

type

of

stem

to

form

a

new

word.

10.前缀Prefix

Prefixes

modify

the

meaning

of

the

stem,but

usually

do

not

change

the

part

of

speech

of

the

original

word,exceptions

are

the

prefixes

‘be-‘

and

‘en(m)-‘

11.后缀Suffix

Suffixes

are

added

to

the

end

of

stems,they

modif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ord

and

in

many

cases

change

its

part

of

speech.

3.In

using

the

morphological

rules,we

must

guard

against

Over-generalization.

二、知识点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1.Morphology

Derivational

morphology

Free

morphemes

Morphemes

Root

Bound

morphemes

Inflectional

affixes

Affixes

Prefix

Derivational

affixes

2.some

words

maybe

said

to

contain

a

root

morpheme.

Suffix

4.Compound

features:

⑴orthographically,a

compound

can

be

written

as

one

word,two

separate

words

with

or

without

a

hyphen

in

between.

⑵Syntactically,the

part

of

speech

of

a

compound

is

determined

by

the

last

element.

⑶semantically,the

meaning

of

a

compound

is

idiomatic,not

calculable

from

the

meanings

of

all

its

component

Chapter

Four

Syntax

一、定义

1.句子sentence

A

structurally

independent

unit

that

usually

comprises

a

number

of

words

to

form

a

complete

statement,question

or

command.

2.语言运用Linguistic

competence

The

system

of

internalized

linguistic

knowledge

of

a

language

speaker.

3.谓语Predicate

The

part

of

a

sentence

which

comprises

a

finite

verb

or

a

verb

phrase

and

which

says

something

about

the

subject

is

grammatically

called

predicate.

4.定式子句Finite

Clause

A

clause

that

takes

a

subject

and

a

finite

verb,and

at

the

same

time

stands

structurally

alone.

5.从属子句Embedded

Clause

(E

C)

In

a

complete

sentence,the

incorporated

or

subordinate

clause

is

normally

called

an

E

C

.

6.主要子句Matrix

Clause

In

a

complexed

sentence,the

clause

into

which

it

is

embedded

is

called

a

matrix

clause.

7.层次结构Hierarchical

structur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hat

groups

words

into

structural

constituents

and

shows

the

syntactic

categories

of

each

structural

constituent,such

as

NP

and

VP.

8.语法关系Grammat

篇2: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高一地理复习资料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高一地理复习资料 本文关键词:地理,高考,复习资料,高一,复习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高一地理复习资料 本文简介:第一单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饶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机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

地理高考总结复习材料-高一地理复习资料 本文内容:

第一单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饶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机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除外)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线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真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求时区差,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同东时区或同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减法,若两地位于东西十二时区两侧,则求时区差用加法

第二步: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则用“加”,反之,所求地在已知地之西,则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风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北半球的冬季向南移(图2.15)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大陆上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7月

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

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海洋上

大陆上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压被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

1月

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

海洋上

(3)季风环流(图2.18)

地区

东亚

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图2.19,2.20)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下降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2.21)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l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l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7月

1月

海洋性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l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l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o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l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不多,但是十分均匀

l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l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l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15℃

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15℃~0℃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寒带气候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mm)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型气候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六;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

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第三单元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

结合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积聚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泥石流、滑坡、山崩、搬运、沉积

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地壳运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两者的关系

水平运动

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

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运动

引起地表高低不平和海陆变迁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3)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侵蚀后的地表形态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

成为山岭

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构造

向斜

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成为谷地

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

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设遇断层加固或避开

5)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搬运

堆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地加深加宽

搬运侵蚀后的产物,如流沙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

流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形成戈壁、荒漠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三;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的温度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纬度相当海区

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水温由表面向深层递减,在1000米以下垂直温差较小

(3)海水的盐度

①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②分布规律: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③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四;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

风海流: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按照成因分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分布

补偿流:秘鲁寒流

按性质分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以副热带为中心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

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意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

气候

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

海洋生物

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五;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按空间分类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按循环周期分类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水源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

夏秋季节

水量变化大

东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

主要在夏季

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

西北地区

湖泊水

全年

有调节性,水量稳定

东部

地下水

全年

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普遍

(3)水循环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六:生物

(1)

生物的分布和环境

光照: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形成不同的植被带

热量:从赤道向两极,热量减少

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减少

水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减少,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带

(2)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表示干旱的沙漠地区,莲表示水湿环境,矮牵牛能够指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成生物能,无机物转换成有机物),②生物循环促使化学元素的迁移,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③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④改变水的化学成分,⑤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速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⑥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七: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3)土壤的组成: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来源),有机质(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水分和空气(彼此消长,影响热量)

(4)土壤的形成

形成过程:

岩石风化过程

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高等植物着生过程

土壤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所以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最终会淹没城市河低地

(2)地域差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第四单元

一:气候资源的特点

(1)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率大

(2)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与农业: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了该地的农业类型和种植制度

气候

日照与街道方位: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度的夹角

开发

资源与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工业布局在下风向

利用

建筑

风向与

盛行季风区: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区风向的郊外

城市规划

已知最小风频: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还应与城市保持较远的距离)。

二;海洋资源

(1)海洋渔业的形成和分布:

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

海洋渔业生产

渔场的

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形成条件

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

世界主

世界主要渔场:课本100图4.4

渔场的

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

分布

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

(3)海洋空间的利用(图4.9)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5)海洋环境的主要问题

海洋污染: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废

海洋环境

弃物是主要海洋污染物,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保护

海洋生态破坏:人类活动(海岸工程,围海造陆)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污染区域: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及其防治

治理重点: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的防治: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三:陆地资源

(1)陆地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类型:(表4.4)

特点:有限性;利用潜力的无限性;分布规律性;整体性。

(2)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四:气象灾害

(1)台风

形成: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区

发生季节:夏秋季节

监测和防御: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在近海后,还可以用雷达监测

(2)暴雨洪涝

形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主要影响地区:亚洲最多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和非工程措施防御(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施防洪保险)

(3)干旱

(4)寒潮

原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得大范围得剧烈降温,并伴随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五:地质灾害

(1)地震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

要素:震中,震源,震中距

(2)火山喷发

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类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滑坡和泥石流

(4)地质灾害得关联性

①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得关联性:一个地域内得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他们在成因上关联的,例如,我国的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灾害

②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可能诱发火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蔓延等

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为的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了泥石流;人为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

(5)防御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实施一些防御措施,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

13

-

篇3:公务员制度 自考复习资料

公务员制度 自考复习资料 本文关键词:复习资料,自考,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 自考复习资料 本文简介:第一章公务员制度的产生1.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如何与“坚持党管干部”这一原干部人事制度优良传统保持一致?答:(1)公务员制度的各项规定应根据党的干部工作方针与政策制定。(2)公务员中各级领导机关领导成员由各级党委考察推荐,依法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任命,而且其中的共产党员由各级党委负责监督。(3)

公务员制度 自考复习资料 本文内容:

第一章

公务员制度的产生

1.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如何与“坚持党管干部”这一原干部人事制度优良传统保持一致?

答:(1)公务员制度的各项规定应根据党的干部工作方针与政策制定。

(2)公务员中各级领导机关领导成员由各级党委考察推荐,依法由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任命,而且其中的共产党员由各级党委负责监督。

(3)对于不是机关领导成员担任重要职务的公务员,党委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直接管理与监督。

2.将我国借鉴西方诸国公务员的五种管理制度与我国原干部人事制度对比,说明其科学性。(论述题)

答:(1)实行分类管理体制。是针对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制度弊端所进行的改革。(2)实行激励竞争制。是针对我国原干部人事管理长期存在的端“铁饭碗”、坐“铁交椅”而缺乏生机和活力所进行的改革。(3)实行新陈代谢机制。是针对我国原干部人事管理遗留的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以及领导任职年龄偏高等弊端而进行的改革。(4)实行勤政廉政保障机制。针对我国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滋生的消极、腐败现象所进行的改革。(5)实行法治化管理体制。是针对员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着人治弊端所进行的改革。

第二章

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1.简述我国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

答:义务:忠于宪法的义务、依法履职的义务、为民服务的义务、忠于国家的义务、服从命令的义务、保守秘密的义务、保持操行的义务、公正清廉的义务、其他法定的义务。

权利:获得工作条件权、身份保障权、获得报酬权、参加培训权、批评建议权、申述控告权、申请辞职权、其他法定权。

2.简述规定公务员权利的原则。

答:保护原则、民主原则、权利可放弃与不可放弃原则。

3.试述公务员获得报酬权的相关内容。(论述题)

答:公务员享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的权利。从属于劳动报酬权。劳动报酬权即公务员在履行法定职责的基础上,享有工资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的权利,包括劳动报酬的决策参与权和劳动报酬的获得权。

第三章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

1.简述我国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含义及其关系。

答:(1)职务是公务员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

(2)级别是反映公务员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3)公务员既有职务、又有级别,两者不是彼此取代的关系,而是“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的对应关系。

2.简述我国两大公务员职务类型的职责。

答: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两大类型。领导职务负有领导职责,而非领导职务不负有领导职责。其中,较高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可协助同级领导职务公务员工作,经授权可以负责或协调某一方面的工作。

第四章

公务员的录用

1.简述我国公务员录用的原则分别有哪些内涵。

答: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录用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即: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严格考察、择优录用。其中:公开考试指的是录用考试的政策、法规,考试的基本信息,考试的方法和程序,考试的成绩,考试的结果这五个方面必须公开。平等竞争中,平等是指公民参加录用考试的法律地位的平等;竞争一方面指应试者以自己的德才为条件,另一方面指招录机关按成绩排列名次,并考察应试者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德和实际工作能力,以鉴别优劣,挑选最优人才。严格考察指的是按照录用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定,录用前对应试者所做的必要的考察与了解,并作出评价。择优录取是指录用公务员时所坚持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既要重视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作风,也要重视其实际工作能力。

2.简述我国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有哪些?

答:(1)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中共中央组织部与国务院人事部门即国家人事部是公务员录用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全国录用工作的宏观管理。

(2)省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包括省委组织部和省级政府人事部门,即人事厅、局。

(3)设区的市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公务员法》规定,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辖区内公务员录用工作。“设区的市级”是指地级市,与其规格相当的州、盟、行署等。

第五章

公务员考核

1.简述公务员考核的标准。

答:(1)优秀等次:思想政治素质高;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勤勉尽责,工作作风好;工作实绩突出;清正廉洁。

(2)称职等次: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熟悉业务、工作能力较强;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较好;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廉洁自律。

(3)基本称职等次:思想政治素质一般;履行职责的工作能力较弱;工作责任心一般,或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但完成工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较大失误;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4)不称职等次:思想政治素质较差;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差;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存在不廉洁问题,且情形较严重。

2.试述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答:(1)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务员,激励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绩效。(2)有利于对公务员的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3)为公务员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了依据。

3.试述考核的程序。

答:(1)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程序。被考核的公务员按照职责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和公务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情况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和改进提高的要求;对拟定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在本机关范围内公示;由本机关负责人或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公务员,并由公务员本人签署意见。

(2)对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程序:考核准备;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调查核实;撰写考核材料;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反馈。

第六章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

1.简述公务员职务免职程序。

答:(1)提出拟免职的建议。(2)审核。(3)作出免职决定。(4)发布免职通知。

2.

简述公务员职务晋升原则。

答:(1)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2)注重工作实绩原则。(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4)逐级晋升原则。

3.简述公务员公开选拔的程序。

答:(1)发布公告(2)报名与资格审查(3)统一考试(4)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5)党委或党组讨论决定(6)办理任职手续。

第七章

公务员奖励与惩戒

1.简述公务员奖励的特征。

答:(1)主体(授奖主体)就是公务员所在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即拥有授奖权限的机关。(2)对象(授奖对象)就是公务员个人或者公务员集体。(3)必须依法进行,即公务员奖励的条件、种类、方式、权限等都由法律规定。

2.简述公务员奖励的三项原则。

答:(1)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一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2)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3)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想结合的原则。

第八章

公务员的培训

1.试述我国四大类公务员培训的含义及其对象、目的和内容。

答:(1)初任培训,是指机关对新录用人员在试用期内的培训,即经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一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新录用公务员适应职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2)任职培训,是指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进行的培训。目的主要是提高拟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政策水平、组织领导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增加、补充必要的知识和机能,为使其尽快适应更高层次领导职务做好准备。(3)专门业务培训。是指对从事专项工作的公务员进行的培训。目的是根据专项业务需要而设,覆盖面广,专业性强。(4)在职培训,是指对全体公务员进行的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培训。

第九章

公务员交流与回避

1.简述公务员回避的意义。

答:回避制度是公务员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公务员对亲属的回避为中心,体现了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公正、公开、公平。(1)回避有助于防止腐败的产生,促进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2)回避有助于公务员健康成长(3)回避有助于消除政治上的不安定因素,促进国家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

2.简述外国公务员回避的形式。

答:(1)血亲关系(2)夫妻关系(3)姻亲关系(4)拟制亲关系。

3.论述我国公务员回避的形式和内容。

答:形式:(1)任职回避。指对有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2)地区回避:指担任一定职务的公务员,为了公正履行职务,不得在亲属比较集中的原籍、成长地等任职。(3)公务回避: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遇有法定情形,避免影响正当履行公务而进行的回避。

第十章

公务员工资、福利与保险

1.简述公务员福利和保险的项目。

答:福利:(1)主要内容:休假制度;优质制度;其他福利制度;公务员工时制度(2)法定节假日:(3)工时制的含义: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1)福利制度比较陈旧,总体水平偏低;(2)福利发放差距大和平均主义并存;(3)改革滞后,与各项制度改革不配套。

保险:(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务员因患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或所在单位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主要由患病期间医疗待遇和治疗期间的生活待遇两部分组成。(2)生育保险制度。

第十一章

公务员辞职、辞退与退休

1.简述公务员辞退的特点。

答:(1)辞退公务员是国家机关的一种法定的用人权利,一般无须事先征求公务员的意见,二是公务员所在机关在一定条件下依法作出的一种单方面的人事行政行为。(2)辞退公务员必须是基于一定得法规事实。(3)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4)被辞退的公务员享有法定的辞退待遇,可以领取辞退费及失业保险。

2.试述公务员辞去领导职务的类型。

答:(1)因公辞去领导职务。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依照法律或者政协章程的规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或者政协提出辞去现任的领导职务。异地或异职位调动的,首先要辞去现任的领导职务。主要适用于人大、政协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2)自愿辞去领导职务。是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继续在领导岗位工作时,自行提出辞去仙人领导职务。(3)引咎辞去领导职务。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4)责令辞去领导职务。指按照管理权限的管理主体根据领导成员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通过一定程序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第十二章

公务员申述与控告

1.简述受理申述、控告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义务与责任。

答:受理申述和控告的机关,不得对公务员的申述或控告置之不理、敷衍塞责或歧视、刁难,不得将控告材料转给被控告者,并应当对提出控告的公务员予以保护;负责任地听取申述、控告双方的意见,实事求是地调查案情,查明实际情况,防止主观臆测;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回避、调查取证等相关规定,秉公办案;办案人员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泄露秘密和打击报复,否则,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论述公务员申述控告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答:公务员申述是指公务员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对国家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合法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向有关机关说明和陈述并要求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保护的行为,属于非司法的申述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申述。

公务员控告是指公务员认为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要求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专门的机关,对这种侵权行为进行调查、作出停止侵权行为的决定、追究侵权者责任的行为。

意义:(1)建立公务员申述控告制度是实现公务员权利的重要保障(2)是调动公务员积极性的重要保证(3)有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机关公正廉洁的建设。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