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22 10:31:06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习报告,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本文简介: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田间识别和诊断常见作物病害及其危害特点,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病害症状及发生程度。2.学习和掌握主要作物上不同病害的调查方法,以便为指导生产中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2、实习内容1.小麦叶锈病(Wheatleafrust)的田间识别与调查(2012年5月30日于陈仓区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本文内容: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田间识别和诊断常见作物病害及其危害特点,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病害症状及发生程度。

2.

学习和掌握主要作物上不同病害的调查方法,以便为指导生产中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

实习内容

1.

小麦叶锈病(Wheat

leaf

rust)的田间识别与调查(2012年5月30日于陈仓区虢镇)

症状: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以为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病原为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triticinia

f.sp

tritici)。

调查方法:按五点取样法调查发病率、严重度、病情指数,每点20株麦(包括旗叶、倒一叶和倒二叶)。调查结果记于表中。

2.

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of

wheat)的田间识别与调查(2012年5月30日于陈仓区虢镇)

症状:赤霉病以穗腐症最为常见和为害最重,被害小穗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逐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一个小穗发病后可向上、下蔓延,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上部未发病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提前枯死。后期潮湿时病部可产生黑色粗糙颗粒状物(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病原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调查方法:随机选取五个田块,调查病株率、死株率、病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每田块调查100穗。病情严重度分五级:0级,无病;1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以下;2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4~1/2;3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1/2~3/4;4级,病小穗数占全部小穗的3/4以上。

3.

番茄叶霉病(Tomato

leaf

mould)的田间识别与调查(2012年5月30日于陈仓区虢镇)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叶背面出现棕黄色、灰紫色、灰绿色至墨绿色茂密霉层。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发病,叶片自下而上逐渐蔓延,使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病原为黄褐孢霉菌(Fulvia

fulva)。

调查方法:随机选取五个田块,调查病株率、死株率、病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每田块调查100穗。病情严重度分五级:0级,全株无病叶;1级,全株有少数叶片发病,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4以下;2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4~1/2,少数叶片出现枯黄现象;3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2~3/4,1/4以下叶片出现枯黄、枯死现象;4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3/4以上至全株叶片枯死。

4.

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的田间识别与调查(2012年5月30日于陈仓区虢镇)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成株期叶片多从下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病斑,早晨或潮湿时较为明显,后病斑扩大呈黄绿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黑色至紫黑色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病重时,常多个病斑连片,使叶片变黄枯干。病原为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调查方法:随机选取五个田块,调查病株率、死株率、病情严重度和病情指数,每田块调查100穗。病情严重度分五级:0级,全株无病叶;1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4以下,病斑面积占所在叶片面积的1/4以下;2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4以下,病斑面积多占所在叶片面积的1/4~1/2或病叶占全株总叶1/4~1/2,病斑面积多占所在叶片面积的1/4以下;3级,病叶占全株总叶片1/2~3/4,病斑面积多占所在叶片面积的1/2以上,但病叶尚未干枯或死亡;4级,全株大多数叶片干枯或死亡。

5.

苹果腐烂病(Valsa

canker

of

apple)的田间识别与调查(2012年6月1日于兴平市)

症状:主要危害苹果树的主干、大枝,弱小枝也易受害,严重受害时果实也可感病。苹果腐烂病有溃疡、枝枯2种类型。溃疡型在早春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质地松软,易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现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病原为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

调查方法:选取两个苹果园子,每个园子隔行调查45个苹果树,统计并测量每棵树的主干和骨干枝(领导枝、主枝和侧枝)的病斑大小,注意观察愈合病斑、新病斑和复发病斑。

6.

苹果褐斑病(Apple

leaf

brown

spot)的田间识别调查(2012年6月1日于兴平市)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导致早期落叶。病斑褐色,边缘绿色不整齐,故有绿缘褐斑病之称。病斑有三种类型:(1)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周围有绿色晕。(2)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病斑小而多。(3)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点,但无明显的同心轮纹。病原为苹果盘二孢(Marssonina

coronaria)。

调查方法:调查3个园子,每个园子隔行调查10棵树,每棵树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3个当年生枝条,统计总叶数与病叶数。

7.

露天蔬菜地的病害识别

①.

蔬菜霜霉病

蔬菜霜霉病主要是由卵菌中的霜霉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幼苗到成株期均可为害的一类病害。受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褪绿或淡黄色病斑,呈近圆形或多角形,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正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该地主要有莴苣霜霉病、小白菜霜霉病和葱霜霉病,其病原分别为莴苣盘梗霉(Bremia

lactucae)、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和大葱霜霉(Peronospora

schleidenii)。

②.

葱紫斑病

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多靠近叶尖或位于花梗中部,稍凹陷,后逐渐扩大,变为紫褐色,椭圆形,周围有黄色晕圈,具明显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黑褐色霉层。病原为葱链格孢(Alternaria

porri)。

③.

葱叶枯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受害叶片多从叶尖开始发病,病斑呈白色圆形斑点。扩大后,颜色变深呈灰黄色至灰褐色,形状不整,大小不一,有时遍及整个叶片。病斑上密生黑色霉状物。霉状物飞散后,病斑呈灰色或浅黄色,后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枯死。病原为葱叶匐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病菌为弱寄生菌,不易侵染健株,故该病常伴随霜霉病、紫斑病同时发生。

④.

芹菜斑枯病

芹菜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和叶柄。叶片受害,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后中心坏死,但病斑多不超过3mm,常数病斑联合,病斑外周有黄色晕圈,边缘清晰为黄褐色,中间黄白色,密生黑色粒状物(分生孢子器)。病原为芹菜生壳针孢(Septoria

apiicola)。

附:发病率(或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小麦叶锈病的病情指数=普遍率(即发病率)*平均严重度,其余病害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病级株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发病最高一级的代表数值]*100。

3、

调查结果

1.

小麦叶锈病的调查结果

本次实习所调查的田块中小麦正处于生长后期,叶锈病和条锈病均有发生,但是以叶锈病为主,发生较严重,病株率高为100%,平均严重度42.55%,病情指数为42.55(见表1)。依据表1中数据,对该田块的小麦的旗叶、倒一和倒二三种叶片进行分析比较可知,三种叶片的发病率没有差异,但是严重程度却又差异,平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最轻最低的是旗叶,分别为29.79和29.49;最重最高的是倒二,分别为51.96和51.96。这和我们在13周(5月上旬)观察到的叶锈病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下部而上部旗叶等发生较轻的现象比较吻合。因此可推测成株期小麦叶锈病在田间的发生是自下而上的,苗期时麦苗感病,越冬后感病叶片开始发病并产生夏孢子进行再浸染,逐步扩散和向植株上部叶片蔓延。

表1.

陈仓区虢镇小麦叶锈病发生情况

项目

总株(叶)数

发病株(叶)数

发病率/%

平均严重度/%

病情指数

整株

100

100

100

42.55

42.55

旗叶

100

99

99

29.79

29.49

倒一

98a

98

100

48.74

48.74

倒二

71a

71

100

51.96

51.96

注:a,在调查的100株中由于部分植株的叶片缺失,而使数据小于100。

2.

小麦赤霉病的调查结果

从表2中可看出,在所调查的五块小麦田中,赤霉病均有发生,且发病程度很严重,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其发病率从54.00%到81.00%,平均值为68.20%;严重度高达3、4级,平均病情指数高达48.00。各麦田中,也均出现了一定的死株现象,平均死株率达11.40。综合分析,该地赤霉病发生较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可能种植的小麦品种多为感病的;其次5月中旬的小麦的扬花灌浆期有一定的降雨量,天气条件适宜;还有农户的病害防治措施不当,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

表2.

陈仓区虢镇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

调查田块

总穗数

病穗数

发病率/%

死株数

死株率/%

病情指数

田块1

100

60

60.00

5

5.00

43.00

田块2

100

76

76.00

12

12.00

54.00

田块3

100

81

81.00

20

20.00

59.00

田块4

100

54

54.00

7

7.00

35.50

田块5

100

70

70.00

13

13.00

48.50

平均

100

68.2

68.20

11.4

11.40

48.00

3.

番茄叶霉病的调查结果

番茄叶霉病易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内,主要由于保护地的温湿度高,利于病害的发生为害。由调查结果(表3)可知,本次调查的五个番茄大棚中,该病均有发生,只是发生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且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发病较轻田块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2%和3.00;相比而言,发病较重田块的则分别为100%和45.00。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尚未导致植株因病死亡的现象。不同田块的番茄叶霉病发生情况的差异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选择、种植的番茄品种的抗病性,田间的栽培管理措施,前茬作物,大棚内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病害防治措施等。

表3.

陈仓区虢镇番茄叶霉病发生情况

调查田块

总株数

病株数

发病率/%

死株数

死株率/%

病情指数

田块1

25

3

12.00

0

0

3.00

田块2

25

9

36.00

0

0

9.00

田块3

25

25

100.00

0

0

45.00

田块4

25

22

88.00

0

0

27.00

田块5

25

18

72.00

0

0

18.00

平均

25

15.4

61.6

0

0

20.40

4.

黄瓜霜霉病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五个黄瓜大棚内均有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各自发生情况也有所不同。发病较轻田块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28%和7.00;相比而言,发病较重田块的则分别为92%和41.00。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尚未导致植株因病死亡的现象。总的来说,该地区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还是比较严重的,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62.40%和23.60。由于不同田块种植的黄瓜品种的抗病性不同,田间的栽培管理措施、前茬作物、大棚内的气候条件、病害防治措施等的不同,而使得不同田块的黄瓜霜霉病发生情况的也可能有所差异。

表4.

陈仓区虢镇黄瓜霜霉病发生情况

调查田块

总株数

病株数

发病率/%

死株数

死株率/%

病情指数

田块1

25

21

84.00

0

0

30.00

田块2

25

7

28.00

0

0

7.00

田块3

25

23

92.00

0

0

41.00

田块4

25

7

28.00

0

0

7.00

田块5

25

20

80.00

0

0

33.00

平均

25

15.6

62.40

0

0

23.60

5.

苹果腐烂病的调查结果

由表5可知,当地苹果腐烂病的发生较严重,平均病株率44.44%,其中骨干枝平均发病率高于主干枝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78和28.89%。不同类型的枝的病斑面积有一定的差异,主干病斑平均大小38.61cm2,而骨干枝则为29.19cm2。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病斑属于已愈合病斑,也就是说冬季新刮的病斑愈合程度比较好,防治效果较好,很少有复发的,同时新生病斑数也极少。

表5.

兴平市苹果腐烂病发生情况

调查园子

总株数

病株数

病株率/%

主干发病率/%

主干病斑平均大小/cm2

骨干枝a发病率/%

骨干枝病斑平均大小/cm2

园子1

45

22

48.89

17.78

26.82

33.33

39.94

园子2

45

18

40.00

17.78

50.40

24.44

18.44

平均

45

20

44.44

17.78

38.61

28.89

29.19

注:a,骨干枝包括领导枝、主枝和侧枝。

6.苹果褐斑病的调查结果

从表6可知,此时3个苹果园子中苹果褐斑病发生情况较轻,虽然平均病株率高达73.00%,但是其平均病叶率却仅有2.54%。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3个园子对病株残叶都进行了很好的清理,使得园中的初始菌源量较低,而且树龄都不大,这很可能就是该病发生较轻的原因之一。依据褐斑菌的流行规律,可推测目前苹果园中的褐斑菌正处于菌源量的积累时期,至于后期是否会到达发病高峰还需取决于一定的气候条件。

表6.兴平市苹果褐斑病发生情况

调查园子

总株数

病株数

病株率/%

总叶数

病叶数

病叶率/%

园子1

10

8

80.00

1762

56

3.18

园子2

10

10

100.00

1535

42

2.74

园子3

10

4

40.00

1065

13

1.22

平均

10

7.3

73.00

1454

37

2.54

4、

实习感悟

本次植物病理学实习,使自己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能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在田间地头认识、学习和了解生产上常见的重要病害。作为农学的学生,不能只在教室里课堂上学习,更应该直接面向我们的工作对象——农作物,这样不会是纸上谈兵。仅仅认识病害也不行,还要能够及时进行调查掌握病害流行发展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病害,降低损失。通过这次实习,自己也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知识的薄弱和欠缺,很多病害并不能准确进行分析和识别,同时对其的发生发展规律也不熟悉,因此也就很难在进行病害的综合治理。所以,自己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积蓄,厚积方能薄发。

篇2:《病理学部分总结》

《病理学部分总结》word版 本文关键词:病理学,word

《病理学部分总结》word版 本文简介: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2.病理性萎缩分类:①营养不良性萎缩(肌肉萎缩、脑萎缩)②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③失用性萎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④去神经性萎缩(脑或脊髓神经损伤所致肌肉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肾上腺皮质萎缩)。3.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取代的

《病理学部分总结》word版 本文内容: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病理性萎缩分类:①营养不良性萎缩(肌肉萎缩、脑萎缩)②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③失用性萎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④去神经性萎缩(脑或脊髓神经损伤所致肌肉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肾上腺皮质萎缩)。

3.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化生分类: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间叶组织化生。

4.变性分类(细胞可逆性损伤):①细胞水肿(水样变)②脂肪变③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5.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同,形成黄红色斑纹。

6.病理性色素沉着:①含铁血黄素(血红蛋白代谢的衍生物,心衰细胞)②脂褐素(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之心肌细胞等)。

7.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以外的软组织中有固体钙盐沉积。

钙化分类:①营养不良性钙化(见于结核病、血栓、钙盐沉积于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或异物中②转移性钙化(常为钙磷代谢失调,主要见于VD摄入过多,肾衰及某些肿瘤)。

8.坏死: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细胞的死亡。

细胞核变化: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类型:①凝固性坏死(镜下:细胞结构消失,组织结构轮廓仍可保存;肉眼:灰白或黄白色;发生部位:心肌、肝、脾、肾)

②液化性坏死(部位:脑和胰腺,组织结构比较疏松)

③纤维素样坏死

④坏疽(坏死组织并继发腐败菌感染所形成特殊类型坏死;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9.坏死结局分为:①溶解、吸收②分离、排出③机化④包裹、钙化

10.凋亡:活体内单个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主动性死亡方式)

11.坏死与凋亡的区别:

坏死

凋亡

被动进行

主动进行

不需要VTP

需要VTP

一群细胞

单个细胞

DNA链随机断裂

DNA链在核小体间断裂

核膜破坏

核膜完整

细胞膜破坏

细胞膜完整

伴炎性反应

不伴炎性反应

12.再生细胞分类:

不稳定细胞

再生能力强

表皮细胞、淋巴造血细胞

稳定细胞

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

胰、内分泌腺

永久细胞

不具有再生能力

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

13.肉芽组织:

成分: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

形态: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无痛觉,形似嫩肉。

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及其他异物

机化:是指由新生肉芽组织吸收并取代各种失活物质或异物的过程。

肉芽组织的结局就是瘢痕组织。

14.创伤愈合:二期愈合较一期愈合:①坏死组织多,炎症反应明显②伤口大,伤口内,肉芽组织形成量多③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较大

15.骨折愈合基本过程:①血肿形成(1-2天)②纤维性骨痂(2-3天开始机化,肉芽组织形成)③骨性骨痂形成(分化出骨母细胞)④骨痂改建或再塑

16.瘀血:又称静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瘀血。

瘀血原因:①静脉腔阻塞——V内血栓形成,栓子栓塞。

②静脉受压——V受肿瘤压迫、过紧绷带。

③心力衰竭——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肝淤血。严重时全身淤血。

17.肺瘀血原因:左心衰竭

机制:

左心腔内压力升高→肺V.回流受阻→肺瘀血。

肉眼:肺体积增大,暗红色,切开,有泡沫样液体流出

镜下:

①肺泡壁变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②肺泡腔内有多量蛋白水肿液、

RBC③心衰C④巨噬细胞等

18.心衰C:

左心衰时,慢性肺淤血,肺泡腔内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C。

19.血栓:活体心脏、血管内,血液某些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形成的固体质块叫血栓。

血栓形成条件:①心血管内膜损伤②血流状态改变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血栓的类型和形态:①白色血栓:动脉内、心瓣膜和静脉血栓头。呈灰白、质实、表面粗糙与血管壁紧密粘着不易脱落镜下,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组成

②红色血栓:

主要见于静脉内,延续性血栓尾部。红色,有一定的弹性与血管壁无粘连,镜下,由纤维蛋白网大量红细胞组成。③混合血栓:

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灰红相间,表面波纹状,与血管壁粘连。镜下由血小板梁纤维蛋白网、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④透明血栓:

组织或器官的毛细血管内,见于DIC时,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

20.血栓的结局:

①软化溶解吸收②机化→再通③钙化→血管内结石④脱落→栓子→栓塞→梗死

21.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21.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1)血栓栓塞①肺动脉栓塞②体循环动脉栓塞

(2)脂肪栓塞

(3)气体栓塞

(4)羊水栓塞

(5)其他栓塞

22.梗死:由于动脉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23.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梗死的原因:①内塞②外压③痉挛(且侧枝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

梗死形成的条件①供血血管的类型②血流阻塞发生的速度③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④血液含氧量。

24.梗死的类型:①贫血性梗死②出血性梗死③败血性梗死

25.梗死的结局:肉芽组织机化形成瘢痕;液化形成囊腔。

26.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动物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

27.炎症的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

28.渗出:

炎症时血管内液体,蛋白或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到血管外的过程。

29.趋化作用:白细胞沿炎症组织内分布的化学刺激物浓度差作定向移动,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趋化因子。

30.炎症介质:致炎因子引起局部细胞或体液释放,产生的参与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

篇3: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本文关键词:病理学,术后,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本文简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本文内容:

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管理制度及流程

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管床医生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人手术室。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将标本浸入固定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住院号),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四、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五、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病理报告签发时限:(具体时间要核实)

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发出临时冰冻报告。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天后发出正式冰冻报告。

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3、细胞学检查:穿刺涂片一般在穿刺后一小时发出报告,如有特殊情况需和病人约定发出报告日期,脱落细胞检查在收到标本后两个工作日内发出报告。

六、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留一个月。

七、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流程

填写好标本标签

并将标本拿给家属观看

在标本送检本上登记签收

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

器械护士将切下的标本

交给巡回护士

标本分类

病理科按规定

将病理结果发给手术科室

将标本与病理申请单

一起送至病理科

将普通标本装入

有固定液的标本袋中

标本袋内保存

冰冻报告

冰冻病理标本

石蜡切片

细胞学检查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