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1-10-22 10:19:05

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 的有机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白板,英语教学,结题,有机,整合

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 的有机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研究文登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2013.2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我们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慢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

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 的有机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

的有机整合研究

文登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2013.2

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我们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慢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具体、直观、动态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近十几年,多媒体的使用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它也有一些难以突破的使用弊端,如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教师完全围绕着“定型”课件讲课,课件只能以事先安排的顺序依次呈现,很难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由于课件的内容无法即时更改,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只能跟着教师的演示而被动地进行学习。

现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多媒体教学中以投影、幕布为技术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正逐步淡出教学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便于“自主合作探究”的电子白板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班级里的白板,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此次研究,主要是想将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充分整合,教学中可以多方位展示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教师可以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保存到白板的资源库中,并应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形成自己的教案,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用户名,保存自己的图片。在使用的时候,从图库中简单地一拖就可以显示在白板上,使教师应用资源库中的资源生成数字化教案的过程变得非常方便。另外学生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操作,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体会学习的愉快。学生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了,课堂结构也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形式了。

二、课题的界定

白板

白板是指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它是由硬件电子感应白板和软件白板操作系统集成。它的核心组件由电子感应白板、感应笔、计算机和投影仪组成。教师可以在白板上随意书写及调用各种素材或应用软件进行教学,是一种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性的教学设备。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书写、拖放、照相、录像、隐藏、拉幕、涂色、匹配、即时反馈、实时打印等功能,来多方面地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技能。它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

整合

这里的整合是指电子白板新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通过整合,使新设备、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空间、认知的工具”,以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其体现的特点为:

1.

充分体现整合思想,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发展协同呼应、密不可分地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发展,在此基础上配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白板技术的辅助作用。

3.开放式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深入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借助电子白板技术手段,实现当堂测评和即时反馈,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方式和教师改进导学策略。

5.

可体现“有差异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思想,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需要。

三、研究的价值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早期“粉笔+黑板”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因其技术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严重受限、教学内容无法再现和重复利用而受到当今“投影+计算机+幕布”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而后者在克服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其存在的计算机桌面与黑板分离来回操作不便、不易记录教学过程、埋没教师体态语、无法展现教师个人课堂教学魅力、影响师生交流、缺少互动及高度结构化的课件展示方式等的缺点也日益凸显。于是,常态的英语课堂教学由过去的“人灌”、走向“电灌”、“机灌”,教师扮演着“专职”点击鼠标放映员的角色,学生则成了被动接受的观众和屏幕抄写员。

交互电子白板的出现为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它在课堂教学领域中可以把传统教学优点和信息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过程。本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广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将白板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英语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挖掘教学资源,使学科教学整合性在白板教学中提到进一步提高。

四、研究的思路

以交互式白板的新技术为突破口,从教师的白板操作能力、课件制作、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等几方面来较全面地研究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学科整合的有效性。挖掘电子白板的使用空间,推动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持续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培训,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条件。

2.将课题的研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等相结合,既要注重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做到相辅相成,又要突出本项课题的特点,以免出现偏颇。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求青年教师课件制作、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又要求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课后反思撰写论文,将研究的得与失进行归纳整理。

五、研究的观点

进行此课题的研究抓住两个关键词:“白板教学”、“有效教学整合”,

一要抓教师白板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二是抓白板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方面的培训。熟悉白板各种功能,能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优选不同的白板功能,设计课件及教学模式,达到学科整合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益。按教师发展观点,其专业成长需要各阶段培训的支持,强调在培训基础上开展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观察自己的课堂交互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绩效。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教师“教学即研究”,综合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教育调查法和教育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力求把对本课题研究与思考融于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之中,“享受每一天”的教学与研究。具体为:

1.请厂家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白板应用的培训,了解白板的性能及实现交互的方式方法。

2.通过白板教学研究课及课后反思来探索英语学科基于白板教学技术如何进行有效整合。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求青年教师课件制作、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又要求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课后反思撰写论文,将研究的得与失进行归纳整理。

七、研究阶段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即2012年2月—2013年3月。

1、准备阶段(2012.2--2012.4)

(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课题组负责人及课题研究成员,明确分工。

(2)加强培训。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3)加强学习,使课题组成员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4)设计实验方案。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2012.5--2013.1)

按照预定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具体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心得体会。在此期间,定期组织课题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研究步骤和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做好研究资料的积累,初步形成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3.2--2013.3)

对照实验方案,对研究阶段积累的相关调查资料、数据、体会、案例、阶段小结等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形成一系列论文、教育教学辅导材料等形式的物化成果。完成课题实验,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论证工作。

八、研究成果

丁兴富教授曾指出:“电子交互白板将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化的首选,并很快发展成为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技术。”我们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的指导,认真地进行课题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一)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和白板操作水平

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教师对他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能够熟练运用的教师就更少了。2012年初,在刚刚确定此项课题时,课题组对全校的教学一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对于电子白板的接受态度分为三类:

热衷者:此类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45%。尽管交互式白板的使用可能对他们带来工作量增加等问题,但是他们对白板的各项功能都持正面的积极态度。他们希望能够进尽快熟练掌握白板的使用技术,将这一新技术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试探者:此类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46%。试探者对电子白板没有热衷者那么感兴趣,认为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相比较以往的多媒体而言,课件的制作比较麻烦,课前准备花的时间较多。他们将白板作为拓展常态教学的一种基本工具,期望在进行某种特殊教学的时候可以获得特殊的效果。

抵制者:此类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9%。尽管这些教师愿意接受白板使用培训,但是由于害怕这种新技术,或者是因为害怕需要重新思考课堂管理和教学计划,加之课前准备繁琐,网上可借鉴或直接使用的材料不多,所以他们拒绝使用白板。

通过对这一调查的细致分析,课题组成员感受到多数教师愿意接受电子白板这一新事物,但是苦于在使用上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全体英语教师尽快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带动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到研究实践中来,这是我们课题组担负的重要任务。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很快地掌握这种教学设备的使用呢?在课题申报并开展研究之初,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尤其是课题组教师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包括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丁兴富所著《交互白板及其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桑新民《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课堂电化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新课程分步教学指导》等书刊和文章。

电子白板和多媒体使用相比,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同之处也很多。为了帮助教师尽快熟悉电子白板的使用,课题组组织了多次培训活动。来自厂家的技术员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电子白板使用技术、电子白板互动平台课件制作和课件设计技巧等多项技术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一系列的培训,教师对互动式电子白板功能和优势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有空就凑在一起讨论和交流白板的操作和使用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课题组教师熟练掌握了电子白板的使用和简单的课件制作的技术,能将所学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们把以前的PPT课件转化成白板课件,用白板进行辅助性教学,感受到了白板教学不同于普通多媒体的特性。除了课件的制作,课题组还积极运用电子白板上好公开课、研讨课、教研组互听互评课等。在教师们对白板的功能达到熟练掌握以后,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研究白板在教学中如何达到学科的有效整合。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大赛,同年级的教师规定同一的教学课题,参赛教师和课题组成员全部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通过对不同教学设备的选用和白板功能的选用进行对比,研究如何利用白板提高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

(二)对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改变了课堂面貌。通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在我校的英语学科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师生互动式的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平台,使用灵活,便捷。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尤其在听、说、读、演、唱等语言实践能力方面。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学习活动中,可以毫无拘束地说、演、唱,施展自己的个性,充分显露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大增强。我们发现,班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活动中有明显改变,逐渐变得活泼、开朗。愿意与他人交流,愿意参与竞争,个性有了合理的发展。在课堂中,教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传授学习英语的方法,特别注重利用小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们大多数能相互帮助、相互影响,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共同提高。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互白板可以记录下白板上发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细节。而白板软件提供了一个脱离白板环境可以阅读白板特殊文件格式的小程序,这一功能可以使学生随时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笔记的抄写过程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在白板上发生的所有课堂教与学的过程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任何的地点进行了解。很多家长对英语学科的辅导有欠缺,但有了这种办法,在课上讲的东西,学生在家也能看。学生积极性提高,主动自发的加入到学习过程中,交互白板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与老师、师生与资源、本班师生与外界师生及专家的交互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交互式教学的形式多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交互电子白板可以说是更发挥了它的巨大优势,它信息涵盖量大,演示迅速便捷,演示手段多样,演示效果直观、形象、生动。从视觉到信息量上无不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冲击与震撼。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

(三)促进了白板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有效整合

“整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把电子白板作为教学的工具,“整合”的核心是要教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电子白板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白板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整合的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的情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主动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应用电子白板优化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电子白板导入新课,可以在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使其能对一节课的内容产生高度的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愿望。

课题组商文君充分地利用了电子白板的“聚光灯”效果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教师先故作神秘地说I

have

a

present

for

you.

What

is

it?

好奇心促使大家都伸长脖子去看屏幕,后面的同学更是要站起来一看究竟。但是画面东西太多、太小了,看不清,这时老师使用了白板的“聚光灯”效果,将所有带来的小礼物变成了大礼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栩栩如生的画面。Oh,it’s

a

toy

panda.

Where

is

it?

It’s

under

the

chair.

同时,教师还使用了白板的记忆储存功能,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看到的物品的位置,在说的同时让他们亲自点一点图片。这种设计发挥了白板的交互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欲望。

2.应用电子白板优化情境创设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这不仅对教师的要求过高,而且情景的创设不够真实,自然在教学效果上会大打折扣。多媒体的使用比较好地完成了情景创设的任务,但是教师只能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一步一步的演示,这样就无法显示课堂的灵活性与随机性,而电子白板将传统的黑板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直接在白板上进行电脑操作,将情景的创设变得更加在利用白板创设情景方面,课题组的李文娟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学习There

be结构的陈述句时,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某物在什么地方”。在教学中,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游戏或任务让学生有更多说的机会,其中最常见的游戏就是“ideal

room”(理想小屋)。这个游戏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很多家用设施的小贴图,课上学生一边说句子,一边把图贴在自己所说的位置。这个游戏虽然操作性强,学生也十分喜欢,但是对游戏准备和操作过程的要求都很高。教师不仅要花费很长时间准备贴图,实际操作中也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最让人遗憾的是这些精心准备的小贴图在那些不使用磁性黑板的学校,往往因为贴过双面胶而不能反复使用。现在,白板课件的普及让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李教师一次性将这些图片放进图片库,把游戏的过程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学生就可以通过拖拽的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布置自己的“理想小屋”。与零散的贴图相比,白板课件显然更容易保存,更便于反复使用,与多媒体课件相比,白板的交互性能轻松地创设出教学情境,使各种教学活动操作更简单直观,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利用电子白板突破重难点。

如何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问题。巧妙地化解了重难点,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否则就会感觉似是而非,概念不清。电子白板在重难点的化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李文娟老师在教授feeling一课中的单词happy,sad,tired,bored,hungry,angry时,首先利用PPT制作单词课件,在课件中插入了生动逼真的表情图片,并配上准确的发音,然后导入电子白板。单词教授后进入巩固阶段时,利用电子白板自带画图功能,在白板上画出不同的表情,并询问学生“Are

you

feeling

…?”同时叫学生在白板上把对应feel的单词写出来。这样,白板将单词图片和声音及时呈现,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给学生以具体画面的目的,使学生对新授单词印象深刻。

(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根据教材内容,自己设计制作白板课件。

如何利用好电子白板软件,如何制作丰富的电子课件,是我们运用教学电子白板的第一步。电子白板最主要的性能特点之一就是其电子课件的交互性,因此,我们改变传统PPT电子课件的制作方法,综合利用一切资源,包括电子白板软件配套的教学资源库,以及网络资源,利用,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再加上必要的动画视频等等,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电子课件。为了更好地让白板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因课置宜地设计一些课件,帮助我们来突破一些教学上的重难点。

2.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有明显提高。

围绕电子白板和各门学科的有效整合这一主题,课题组的教师撰写了很多的案例和论文:李文娟老师撰写的《电子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电子白板的作用有“灵活选择助有效教学、演示操作促精彩教学、丰富资源助多变教学、记忆储存促反思教学”四点;《巧用电子白板,演绎七彩课堂》指出了自己在各个教学环节是如何具体应用白板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商文君老师撰写的《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具体指出了活用电子白板能起到优化情境导入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构建生命化教学,还课堂一片绿色》分析了电子交互白板在英语教学应用的优势,并就白板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展开了探索。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李文娟老师执教的《I

went

there

last

year》在文登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教学设计《外研小学三年级Module

10

Unit

1

This

is

his

head

教学设计》、论文《如何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预习英语课文》在《学英语》报小学教师版发表;姚君玲、李文娟老师开发的课程资源《She

learnt

English》获文登市一等奖、威海市二等奖;李文娟、姚君玲、商文君老师开发的课程资源《…

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获文登市一等奖;李文娟老师荣获2012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优秀学员称号;文登市优秀教研组长称号,并在小学英语教师素养大赛中获一等奖。姚君玲主任的论文《以阳光为剑,砺特色之锋》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用和谐唱响学校发展的华美乐章》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学术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指导的学生作文在“中国校园影响力作文评选第一赛季·全国小学生自主写作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作文指导特等奖和“中国校园影响力作文教师”称号。

六、课题研究后我们留下的思考与困惑: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着力予以解决。

1、两极分化现象。原来思维活跃、成绩优良的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下,变得更为活跃,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学习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但是,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虽然有所进步,但是横向比较,跟不上教师与同学的节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组织中我们要更关心这部分学生,多给予鼓励和指导。

2、完善评价策略。我们在重视教学过程的同时,还须加强对评价策略的研究。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间的互相讨论学习,气氛热烈。但是,在评价小组活动的成效时,缺少一定的系统性、直观性,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和检测体系。

3、提升科研素养。我校英语教师队伍是一个很年轻的群体,由于年轻充满勇气和干劲,但也正由于年轻而缺乏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真正理解和把握,学校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引领还显得不足,今后必须为他们科研素养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条件。

在研究中,我们也感到一些困惑:

A、

如何处理班额太大的问题?由于我们学校每个班级基本上都是五十左右个学生,课堂上的40分钟往往无法保证每个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参与电子白板所创设的互动游戏活动中。

B、如何解决课时不足的矛盾?我们每周3个课时的英语教学势必要求我们每一节课都上新课。这样学生的练习时间比较少,特别是中差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C、

如何解决白板资源库可用资源缺乏的问题?一年多来,我校课题组运用电子白板所做的课件资源全来自于其他网站的一些零散原件,再根据教学需求自己设计一部分,用软件制作而成,所花费的精力太大,时间太长。小学老师的教学工作量本就很大,还请课题组专家尽量完善资源库的建设,为老师们调用课件资源提供便利,让我们的交互式白板环境下的成功教学方法更有效、更广泛地渗透到每堂课中,取得更佳效果!

课题研究虽然即将结束,我们将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能力。结题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我校的电子白板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更加紧密,使电子白板技术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篇2: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适应能力,入园,结题,幼儿,培养

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小课题结题报告立项号XKT20140016课题名称新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负责人张蕾所在单位旬阳县第一幼儿园结题报告关键词结题报告摘要孩子们从自己的小家庭来到幼儿园的大家庭是我们现代家庭中的一大事情,由于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不同、幼儿的角色地位不同,幼儿入园

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

2014

年度小课题

结题报告

立项号

XKT20140016

课题名称

新入园幼儿适应能力的培养

负责人

张蕾

所在单位

旬阳县第一幼儿园

结题报告

关键词

结题

报告

摘要

孩子们从自己的小家庭来到幼儿园的大家庭是我们现代家庭中的一大事情,由于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不同、幼儿的角色地位不同,幼儿入园后会出现情绪、心理、身体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来不适应,会产生分离焦虑,那么如何缩短分离焦虑,让孩子顺利地溶入幼儿园的环境,那就是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本文从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两个方面对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做了深入阐述,并论述了幼儿入园前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以使家长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共同做好孩子尽快容入新环境,让孩子能更加顺利地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幼儿潜能开发理论的日益丰富和完善,幼儿入托正在向低龄化的趋势发展。把宝宝送到幼儿园,走进幼儿园去过集体生活。这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他们的父母来讲,这个变化都是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有人把孩子第一次离家入园,比喻为仅次于孩子出生的第二件人生大事,是孩子割断“精神脐带”,再一次与母体分离,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时候。可想而知,这种分离可能为孩子和父母带来的困扰,不亚于孩子初次降临人世时的震撼。孩子小的时候,得到父母、祖父母或亲友无微不至的照料,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可上幼儿园以后就不一样了。想想看,孩子一下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和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们相处一室,他要适应幼儿园里的日程,遵守幼儿园的常规,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老师的注意力和教室里的玩具、书籍……这一切,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每年9月份,是牵动许多新入园幼儿家长的月份。刚刚3岁的小宝宝首次松开父母的手,开始迈出独立走向社会的脚步。他们初次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会出现种种的不适应,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的撕扯着大人的衣服,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物。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依恋家人、不愿入园、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害怕、胆怯、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应症”,那么,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呢?

三、研究的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1.选择新生班的依据。本研究选择了小一班、三班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该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孩子都是今年新入园的幼儿,比较有普遍性。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不需要具有特定性和代表性;二是本人就教小三班便于观察和研究;三是该班幼儿家长素质相对较高,愿意配合研究。

2.选择研究对象的依据。所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9月1日入园的且第一次接受幼儿园小班这一年龄班的教育,年龄在3岁至3岁半之间。

3.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作为本研究对象的小班幼儿共有60人,

(二)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小班幼儿不适应幼儿园表现的观察,了解小班幼儿刚入园的现实表现,通过对小班幼儿的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探索小班幼儿如何适应幼儿园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开放性访谈法、观察法等,并借鉴社会学领域关于社会事实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际调查和理论探讨。

1.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者观察在自然情境下正在发生的情况,不用任何控制变量,模拟或从外部加以干涉,还利用录像手段获取更为详尽和全面的现场资料。

2.访谈法

本研究中访谈法的运用主要是对现场观察到的一些行为和现象进行的了解和分析,并为幼儿不适应的个案具体描述分析收集材料。

(1)对教师的访谈。主要是教师在幼儿入园之前在不适应幼儿园生活问题上与家长有哪些沟通,以往工作经验里小班幼儿不适应的一些表现及持续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以及效果如何等问题上与教师进行交流。

(2)对幼儿的访谈。主要是在幼儿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外显行为之后,进一步向幼儿询问原因,已确定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不适应幼儿园所产生的。

(3)对家长的访谈。主要是在对不适应况较严重的幼儿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幼儿及其家庭的一些情况,了解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后采取的一些措施等等来解释幼儿的行为,为个案的分析收集材料。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结果与分析

1.幼儿不适应的表现结果与分析

幼儿主要分离焦虑表现人次分布表

一直哭闹不止

2

闹着要睡觉的

1

伺机往出跑

10

争抢玩具的

4

闹着要吃,喝的

1

间断哭闹的的

1

坐着不动的

1

午休时哭闹不睡

5

玩玩具的

20

打咬小朋友的

2

抱着老师不放的

8

爬高上低

5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幼儿不适应的表现是不同的。这反映在痛苦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上,也反映在焦虑情绪表达的方式上。例如,有的仅表现在与亲人分离的片刻情绪很坏,但亲人走后就转为正常;有的与亲人分离后还思念着,整天情绪很坏,容易哭闹;有的则神情紧张、呆板,不哭闹,独自枯坐等等。

2.不适应类型的结果与分析

幼儿的情绪主要与幼儿个人的气质有关,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一为暴躁型、二为波动型、三为恋亲型、四为忧郁型。

暴躁型的孩子,一般脾气急躁,但他们比较爽快、干脆,适的孩子应能力较强,闹过之后很快能平静下来。如佳新小朋友入园第一天,老师刚接过他时,他就又哭又跳的,还用小脚踢老师呢!然而半小时不到,他就安静下来了,并且没有反覆的现象。

波动型的孩子,一般较情绪化,容易被新的环境所吸引,但时间不长又想回家了。如:婷婷小朋友入园第一天,她妈妈带她来园时,她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哭哭啼啼的,而是好奇地玩起桌子上的积木,然后东走走,西看看。过了一段时间,她觉得幼儿园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好玩,于是刚才她那甜甜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哭着要回家。

恋亲型的孩子,独立性较差,一般在家都得到父母和长辈过分的宠爱,他们极不愿意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原因之一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了,不能独立地过集体生活,小班的诗函小朋友就是很好的例子。她第一天来园,未进班就哭得像个泪人似的,紧紧搂着妈妈的脖子,她妈妈也不放心的样子,对她说“你别哭,我再陪你一会儿。”此时,她的哭声稍稍停息,当她妈妈看她不哭准备离开幼儿园的时候,她又死死地拉着她妈妈的衣服,哭叫起来。

忧郁型的孩子,一般比较懂事,自控力强,感情也不那么外露,他们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会大哭大闹,但也难得看到他们开心,如:小班的彭逸轩小朋友,入园时没有缠着父母哭闹,从表面上看她情绪很稳定,但父母走后她也不像别的幼儿那样哇哇大哭,只是在一边默默地摸眼泪。由此可见,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

四、研究的策略

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就是焦虑的一种,是复合型负性的情绪,是幼儿内心冲突的产物,是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它既然不可以消除和避免,我们就应当正视其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正确引导并加以控制,为幼儿顺利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根据有关材料统计显示,在小班幼儿新入园人数中,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三周以上的占20%,由此可看出,解决好幼儿分离焦虑问题,对幼儿园、家长和幼儿都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的教育的尽快开展,结合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开展的可行性,缓解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可采取以下策略:

1.观察性格类型,消除幼儿不适应感

小班幼儿大致分为五种类型:依恋型、抗拒型、自由型、絮叨型、孤独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消除幼儿的不适应感。

依恋型的幼儿。甜甜第一天上幼儿园与父母难舍难分后,就紧紧地跟着第一个接她的老师,吃饭、睡觉都要老师陪,一刻见不到就着急地哭:“那个老师呢?那个老师呢?”并且几天都是如此。对于这类幼儿不能一味地安抚,在她情绪相对稳定后,应多引导它与其她小朋友接触,通过一些游戏活动使其融入到小朋友的之中,让她体会到老师是大家的老师,不是她一个人的老师。

自由型的幼儿。阳阳是个性格开朗、颇有些小男子汉气。一来到幼儿园看到有许多玩具开心得到处翻到处跑,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这类幼儿基本没有焦虑情绪,比较好带,但他没有上幼儿园的概念,老师可以让一位喜欢照顾同伴带着他玩,在和老生交往中初步懂得规则,遵守纪律。

抗拒型的幼儿。思思是一直大哭不愿进教室,好不容易哄进来,发现上当后就躺在地上,来回打滚不肯起来。对于这类幼儿要转移想家想父母的情绪。用音乐来吸引她、稳定情绪,或者带他们到户外玩滑梯、荡秋千等,分散他们想亲人的心情。

絮叨型的幼儿。雯雯天天都是边哭边问:“我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我要回家……”而且是反复地说,只有在家长快来解释才好一点。这类幼儿往往觉得不安全才不停地说,可给他创造一个熟悉的环境,以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给他的杯子、毛巾等贴上可爱的小标志,告诉他正确地取放方法,消除他的不安全感。

孤独型幼儿。娇娇虽没有过多的反抗,却是极不情愿地进来的,坐在那看着其他小朋友游戏、活动而她却不参与。这类幼儿可到活动区里充分发泄自己的情感、可以到这里哭一会儿,将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慢慢地幼儿就会由相信到接受你了,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

2.家园共育的亲子活动

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熟悉幼儿园,了解老师并接触现代教育理念,让教师尽快了解幼儿,让幼儿在家长、教师的陪同下自然完成心理过渡,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在活动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园教师不再陌生,消除了初上幼儿园的“不适应感”,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迈出从家庭走向集体的第一步,为幼儿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点名活动时观察幼儿被点到名时的表现,并增加拥抱幼儿的动作,使幼儿和教师的距离拉近,没有了陌生感,通过小小的点名环节,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我表现力,在为同伴鼓掌说××真棒××欢迎你,使幼儿懂得要学会欣赏别人。

向家长介绍现代育儿观,提高家长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技能,实现家园教育的同步,丰富教师的工作经验,不断提高教师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水平。统一教育思想,形成教育的一致性,达到教师、家长、幼儿三方共同互动的教育。

为了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为每名幼儿建立了《幼儿在园观察记录表》和《幼儿在家观察记录表》(见表),通过观察记录幼儿情绪情感表达的方法、特点,探索有效干预策略。这既能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也有利于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冷静地分析幼儿的适应情况,共同帮助幼儿度过不适应期。

幼儿在园观察记录表(部分)

时间

幼儿行为

教师采取的教育对策

9月4日

刚开学,幼儿陆续入园。思思是姑姑送来的,一入园就哭,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对教师的安慰和关心也置之不理。

用语言、动作地加以安慰都无济于事,思思一只哭到中午家人来接。

9月14日

开学块半个月了,思思仍然排斥教师和小朋友,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但一到户外玩大型玩具就不哭了。

户外丰富多彩的大型玩具、自然环境让思思心情放松,为此教师调整策略将一些活动安排在室外进行,尽量让她放松心情

9月24日

思思早上带来许多钙奶,一一分给小朋友没有哭,一天都能参加教师组织的活动,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露出难得的笑容。

教师并不过于亲近思思,而是关注她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10月8日

个月来,思思都不愿意睡午觉,只好先让她在活动时看书,以免影响其他幼儿。

一思思的适应过程比较长,所以只能先顺应,“忽视”她的行为。

……

幼儿在家观察记录表(部分)

时间

幼儿行为表现

家长采取的教育对策

9月4日

一直哭,吃饭、睡觉方面都比以前依恋严重。

强行送孩子入幼儿园。

9月11

早晨入园要妈妈抱,反复询问什么时候来接。

转移注意力,谈话内容不涉及幼儿园,而是聊其他小朋友的表现。

9月24日

上幼儿园、回家都能自己走,不拥抱,愿意说幼儿园的事。

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以“缩短幼儿入园适应期”为切入口,通过专家讲座、亲子课、家园沟通等多种形式,全面打造家园一体合作共育的园所文化,有效地提高幼儿入园的积极性,但是对照课题的研究目标,我们觉得存在以下不足:

1、虽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仍有不足,缺少理论支撑,希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得到专家的指点,以便能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2、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中缺乏足够的行动策略,研究浮于表面,影响了课题研究。

改进措施: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通过各种渠道与其他园所老师沟通交流、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发现并上传有关于课题的相关资料,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16.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9月起试行)

3.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1.

4、《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5.《有一种感动叫教育》——陈建翔主编2007年4月出版

四川教育出版社6.《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篇3:校级教学管理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结题报告

校级教学管理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景观设计,校级

校级教学管理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项目编号:2014J0262014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验收报告项目名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人李国瑞项目参与人李国瑞刘卫东冯珍刘萍萍起止时间2014.4-2015.4联系电话15929782177填表时间2015.3.28一、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

校级教学管理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项目编号:2014J026

2014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结题验收报告

项目名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项目主持人

李国瑞

项目参与人

李国瑞

刘卫东

冯珍

刘萍萍

起止时间

2014.4-2015.4

联系电话

15929782177

填表时间

2015.3.28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计划完成时间

2015年

4月

实际完成时间

2015年

4

项目

主要

研究

人员

序号

职称

实际承担和完成

的项目研究工作

1

李国瑞

讲师

课程教学与实践

2

刘卫东

讲师

教改实验、方案编制

3

冯珍

讲师

课程教改总结

4

刘萍萍

助教

课程教改实践

5

6

7

8

备注

二、工作报告(限1000字)

本项目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本项目的研究计划执行、变化情况;本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设想;本项目研究的经费支出情况。

本项目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该项目于2014年3月由学院组织进行了开题报告。随后,课题组进行了文献查阅,课程实践方案的制定等系列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项目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

1、在教学中探索环境设计类课程“专题式”的教学方法体系,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建设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在阶段性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实现课程理论、专题的穿插与置换。为实践并优化“专题式”的教学改革思路,结合教学中的小区规划课程,课程分为几个专题,在教学中进行实验性尝试。

2、探索建立与社会、企业沟通的实践教育训练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

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有机整合。

(二)本项目的研究计划执行、变化情况

本项目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课教学进行实践训练的课堂探索。在研究过程中基本按照研究计划进行,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完成项目教学研究。在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中,采用专题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反馈来看,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能够提出与设计相关的问题,并且结合作业实践进行独立解决问题。从实践教学的作品看,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因条件限制未能邀请设计师进行真实项目讲座,但进行了模拟真实项目的方案设计流程,分组进行了讨论,使学生体会了设计中的团队合作。

(三)本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设想

本项目研究中对作品评价从优秀率来看得到了提高,从方案的创意、制作都有了较大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有客观、科学和完善的测评体系,这样才能以评促改,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收到更为良好的效果。如建立创意方案设计测评方法和教学反馈测评方法,建立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测评方法等。因此在以后教学中,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体现出来。

(四)本项目研究的经费支出情况

论文发表

1500元

调研咨询费200元

购买、打印、复印资料费200元

其它100元

小计:2000元

三、研究成果(限1000字)

1.成果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及结论,特色与创新之处及本项目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理论上的新观点、实践中的新举措);实践效果或应用情况,社会影响等。

2.成果形式(列出结题成果主件、附件目录,研究报告为必备)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目的。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有所侧重,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了解当今的设计理念,对景观有深刻的理解,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做出体现工、艺、文结合的设计作品,学生在学习中对于重点掌握的技能能够达标。

课程尝试了专题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从前到后讲述,而是合理合理划分为若干专题进行讲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充分学习从项目洽谈、资料收集、规划设计、方案汇报到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团体交流、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设计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该课题自立项研究启动以来,课题参与者按照工作计划积极参与研究,课题进展顺利,项目研究已经形成研究成果,发表了论文两篇(分别发表于《北京农业》2015年第2期和2015年第4期),基本完成了阶段任务,形成阶段性成果。但由于本课题所涉及的课程较广泛,涉及景观设计教育的各门课程,难度大,学校投入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项目进课堂尚未实现,加上课题研究人员本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课题研究尚待深入。该课题结题后,我们将加强实践,充实成果内容,提升成果水平,为全面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而努力。

结合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有二:一是加强对专业课本身的研究,找准切入点充分挖掘专业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联系;二是寓“道”于“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成果形式:

通过本教学改革项目初步探索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专题式”教育方法与途径。同时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

1、《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北京农业2015年2月刊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景观设计类课程专题式教学研究》美与时代2015年4月刊

四、项目经费审计情况

1.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说明

2.学校配套经费落实情况说明

学校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财务公章):

五、教务处审核意见

(盖

章)*年*月*日

六、学校审核意见

(盖

章)*年*月*日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