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技术报告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技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04 14:07:03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技术报告 本文关键词:实训,基本技能,电工,报告,电子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技术报告 本文简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DT9205数字万用表的组装调试姓名:曹贵学号:1204143201班级:电气1223指导教师王元陈敏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提交日期:2013年4月19日概要本次实训通过实习进一步掌握数字万用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万用表的功能,学会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并且掌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技术报告 本文内容: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报告

DT9205数字万用表的

组装调试

名:

曹贵

学号:1204143201

级:

电气1223

指导教师

王元

陈敏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II

提交日期:

2013年

4

19

本次实训通过实习进一步掌握数字万用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万用表的功能,学会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并且掌握判别元器件的好坏。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案与维修的基本技巧;掌握焊接技术。通过实习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刻苦耐劳精神。

目录

概要

.

.2

前言.

.5

第一章

手工焊接基本工艺

1.1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

.

6

1.2

搪锡技术

.

7

1.3

手工焊接与实用锡焊技能.8

1.4

实用拆焊技能.

9

第二章

常用装配工具与准备工艺

2.1

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11

2.2

导线的加工.

12

2.3

元器件的成型工艺

12

2.4

元器件的插装工艺

.

.13

第三章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3.1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14

3.2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

.17

3.3

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19

3.4

半导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23

3.5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28

第四章

声光报警电路

4.1

声光报警电路的原理.31

4.2

声光报警电路的组装

.35

4.3

声光报警电路的调试

39

第五章

DT9205万用表的组装

5.1

DT9205万用表的原理41

5.2

DT9205万用表的组装

.

43

5.3

DT9205万用表的调试

46

结论.

.

.48

致谢

49

参考文献

.50

通过几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数字万用表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实习使我获得了数字万用表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第一章

手工焊接基本工艺

1.1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

为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严禁使用塑料套破损、开裂的尖嘴钳带电操作;不允许用尖嘴钳装拆螺母、敲击它物;不宜在80℃以上的温度环境中使用尖嘴钳,以防止塑料套柄熔化或老化;为防止尖嘴钳端头断裂,不宜用它夹持网绕较硬、较粗的金属导线及其他硬物;尖嘴钳的头部是经过淬火处理的,不要在锡锅或高温的地方使用,以保持钳头部分的硬度。为了便于安装和焊接,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加强电子设备的防震性,在安装前,根据安装位置的特点及技术方面的要求,要预先把原件引线弯成一定的形状。

在没有专用工具或加工少量元器件引线时,可使用鸭嘴钳或镊子等工具进行成型加工;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可采用成型的专用设备(如:手动、电动和气动线线成型机),以提高加工效率和一致性。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常见形式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电阻引线的成型。要求弯曲点到原件端面的最小距离不小

于2mm,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2倍的引线直径,以减小机械应力,防止引线折断或拔出。立式安装时高度大于等于2mm,卧式安装时高度等于0mm到2mm。

色环标识*

色环标识*

(2)

晶极管和圆形外壳集成电路引线的成型。

(3)

扁平封装(贴片SMT)集成芯片引线成型。

(4)

元器件安装孔距不合适或用于插装发热元件情况下的引线

成型要求半径大于等于2倍引线直径,元件与印制板有2mm到5mm的距离,多用于双面印制板或发热器件。

引线成型技术要求

(1)

引线成型后,元件本体不就产生破裂,表面封装不应损坏,

引线弯曲部分不允许出现模印、压痕和裂纹。

(2)

引线成型后,其直径的减少或变形不应超过10%,其表面镀

层剥落长度不应大于引线直径的1/10.

(3)

若引线上有熔接点和元件本体之间不允许有弯曲点,熔接

点到弯曲点之间应保持2mm的间距。

(4)

引线成型尺寸应符合安装的要求。无论是水平安装还是垂

直安装,无论是三极管还是集成电路,通常引线成型尺寸都有具体要求。

1.2

搪锡技术

搪锡的目的:为了整机装配时顺利进行焊接工作,预先在元器件的引线、导线端头和各类线端子上挂上一层薄面均匀的焊锡。

一.常见的搪锡方法

导线端头和元器件引线的常见搪锡方法有:电烙铁搪锡、搪锡槽搪锡、超声波搪锡三种。

电烙铁搪锡:适用于少量元器件和导线焊接前的的搪锡。

搪锡槽搪锡、超声波搪锡:适用于大量元器件和导线焊接前的的搪锡。

二.搪锡的质量要求

经过搪锡的元器件引线和导线端头,其根部与离搪锡处应有一定的距离,导线留1mm,元器件留2mm以上。

三.注意事项

(1)熟悉并严格控制搪锡的漏度和时间。

(2)当元器件引线去除氧化层且导线剥绝缘层后,应立即搪锡,以免再次氧化或玷污。

(3)对轴向引线元器件搪锡时,一端引线搪锡后,要等元器件充分冷却后才能进行另一端引线的搪锡。

(4)部分元器件,如非密封继电器、波段开关等,一般不宜用搪锡槽搪锡,可采用电烙铁搪锡。

(5)在规定的时间内若搪锡质量不好,可待搪锡件冷却后,再进行第二次搪锡。若质量依旧不好,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找出原因。

(6)经搪锡处理的元器件和导线要及时使用,一般不得超过三天,并需要妥善保存。

(7)搪锡场地应通风良好,及时排除污染气体。

1.3

手工焊接与实用锡焊技能

搪锡的目的:为了整机装配时顺利进行焊接工作,预先在元器件的引线、导线端头和各类线端子上挂上一层薄面均匀的焊锡。

一.常见的搪锡方法

导线端头和元器件引线的常见搪锡方法有:电烙铁搪锡、搪锡槽搪锡、超声波搪锡三种。

电烙铁搪锡:适用于少量元器件和导线焊接前的的搪锡。

搪锡槽搪锡、超声波搪锡:适用于大量元器件和导线焊接前的的搪锡。

二.搪锡的质量要求

经过搪锡的元器件引线和导线端头,其根部与离搪锡处应有一定的距离,导线留1mm,元器件留2mm以上。

三.注意事项

(1)熟悉并严格控制搪锡的漏度和时间。

(2)当元器件引线去除氧化层且导线剥绝缘层后,应立即搪锡,以免再次氧化或玷污。

(3)对轴向引线元器件搪锡时,一端引线搪锡后,要等元器件充分冷却后才能进行另一端引线的搪锡。

(4)部分元器件,如非密封继电器、波段开关等,一般不宜用搪锡槽搪锡,可采用电烙铁搪锡。

(5)在规定的时间内若搪锡质量不好,可待搪锡件冷却后,再进行第二次搪锡。若质量依旧不好,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找出原因。

(6)经搪锡处理的元器件和导线要及时使用,一般不得超过三天,并需要妥善保存。

(7)搪锡场地应通风良好,及时排除污染气体。

1.3

手工焊接与实用锡焊技能

电烙铁的选择:功率要大些,可在35W-40W中选择。

焊锡的选择:现常用的是含松香焊锡丝。

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

(1)

焊接操作姿势与卫生

焊剂加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一般电烙铁离开鼻子的距离应至少不小于30cm,通常以40cm为宜。

电烙铁有三种握法:反握、正握、笔握。

反握法:动作稳定,长时间操作不宜疲劳。

正握法:中等功率烙铁或带弯头电烙铁的操作。

笔握法:操作台上焊印制板等焊件时多用。

(2)

五步法训练

作为一种初学者掌握手工焊接技术的训练方法,五步法卓有成效。

1)

准备施焊

2)

加热焊件

3)

融化焊料

4)

移开焊锡

5)

移开烙铁

焊接标准与质量评定

焊点:可靠的电气连接;足够的机械强度;光洁整齐的外观;典型焊点的外观有以下要求:

a)

形状为近似圆锥而表面微凹呈漫坡状(以焊接导线为中心,对称成裙形拉开)。虚焊点表面往往呈凸形;

b)

焊料的连接表面呈半弓形凹面,焊料与焊件交界处平滑,接触角尽可能小;

c)

表面光泽且平滑;

d)

无裂纹、针孔、夹渣。

手工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

1.电烙铁是手工施焊的主要工具,选择合适的电烙铁并正确使用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这次焊接选用内热式电铬铁,采用握笔法。(用正握法,如以上用反握法)

2.首次使用电烙铁时,插上电源插头,电烙铁温度上升的同时,首先在烙铁头上加焊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烙铁温度很高,达300度以上,长时间加热,会使焊锡融化,挥发,在烙铁头上留下污垢,影响焊接使用,使用小铲刀,将烙铁头上擦拭干净,再往烙铁头上加焊锡。

3.加热焊件:烙铁头加热焊接部位,使连接点的温度加热到焊接需要的温度。加热时烙铁头和链接点要有一定角度,并注意加热整个焊接部位。

4.送入焊料:

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即可在烙铁头和焊接点的结合部位加上适当的焊料,焊锡融化后用电烙铁将焊锡移动一个距离,一以保证覆盖整个焊接部位。

5.冷却焊点:当焊完焊点后,焊点要自然冷却,严禁使用强制冷却的方法。在焊料凝固的过程中,连接点不应受到任何外力的影响而改变位置。

焊锡在焊接面上扩散达到预期范围后立即拿开焊锡丝并移开电烙铁。

要求:

(1)

电烙铁拿开时轻轻旋转一下可保持焊点适当的焊料。

(2)

焊锡凝固前不要移动或振动焊件。

(3)

焊锡量要适中。

(4)

不要用过量的助焊剂。

6.清理焊面:首先检查有无漏焊,错焊,虚焊和假焊,对残留在焊点周围的痕迹,油垢和灰尘进行清洁。

7.焊接导线:这次导线焊在片状焊件上(扬声器,耳机、插座、电池接线片)。为使导线焊牢,将导线插入焊片孔内绕上一、二圈再焊,不应搭焊。

1.4

实用拆焊技能

一.拆焊的目的

在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插错、焊错的现象;在调试过程中,有时需要更换元器件;维修时,需要调换损坏的或变质的元器件,这就需要拆焊。

二.常见的拆焊技术

1.

镊子拆焊法:对于拆焊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晶体管等一些引线较少的元器件非常管用。

2.

针头拆焊法:适用于引线较细的元器件拆焊。

3.

吸焊器或吸锡烙铁拆焊法:安全可靠,工作量大时最有效。

4.

铜编织线拆焊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但铜编织线价格较贵。

5.

同步加热拆焊法:针对拆小面积。多引线的元器件,如振荡器等。

6.

贴片元器件拆焊法。

第二章

常用装配工具与准备工艺

2.1

常用装配工具的使用

(一)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1.撬梗、螺丝板。撬梗是一根长约1.2m,直径约3cm的铁棒。其一端成尖形,另一端成铲形。用来撬动或固定工作物之用。螺丝板有很多种类,根据不同螺母的形状和大小,可做成四方孔和其它形状。有一种活络螺丝板,它的夹口距离,可用装在本身上的螺丝调整,它们都是扳螺丝母的工具。

2.“C”型螺丝、花兰螺丝。“C”型螺丝是一方形体。其一端制有螺孔,内装一丝杆,利用丝杆的旋转压紧工作物。花兰螺丝是由中间一根二端反方向的丝杆与二端二只环形圆钢组成。当中间一根丝杆旋转时,二端二只环形圆钢同时拉进或推出,从而进行工作物的拉紧或放松。

3.钳子。钳子是用来夹住加工工件之用。其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各种不同形状的工作物制成相适应的钳子,钳口的形状,对于操作是否方便有很大关系。

焊接工具

电烙铁在手工锡焊过程中担任着加热被焊金属、熔化焊料、运载焊料和调节焊料用量的多重任务。

电烙铁的构造很简单,除了一种手枪式快速电烙铁以外,其余都大同小异,普通电烙铁按结构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另外,再使用要求高的场合,经常使用恒温电烙铁。

外热式电烙铁

外热式电烙铁的外形如图4-1所示,它由烙铁头、烙铁心、外壳、手柄、电源线和插头等部分组成。

电阻丝绕在薄云母片绝缘的圆筒上,组成烙铁心,烙铁头安装在烙铁心里面,电阻丝通电后产生的热量传送到烙铁头上,使烙铁头温度升高,故称为外热式电烙铁。电烙铁的规格是用功率来表示的,常用的有25W、75W和100W等几种。功率越大,烙铁的热量越大,烙铁头的温度越高。在焊接印制电路板组件时,通常使用功率为25W的电烙铁。外热式烙铁头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如图4-2所示。凿式和尖锥形烙铁头的角度较大时,热量比较集中,温度下降较慢,适用于焊接一般焊点。当烙铁头的角度较小时,温度下降快,适用于焊接对温度比较敏感的元器件。斜面烙铁头,由于表面大,传热较快,适用于焊接布线不很拥挤的单面印制电路板焊接点。圆锥形烙铁头适用于焊接高密度的线头、小孔及小而怕热的元器件。

3.镊子

镊子形状有多种,最常用的有尖头镊子和圆头镊子两种,如图4-10所示。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夹持物体。端部较宽的医用镊子可夹持较大的物体,而头部尖细的普通镊子适合夹细小物体。在焊接时,用镊子夹持导线或元器件,以防止移动。对镊子的要求是弹性强,合拢时尖端要对正吻合。

3.1.4

坚固工具

紧固工具用于紧固和拆卸螺钉和螺母。它包括螺钉旋具、螺母旋具和各类扳手等。螺钉旋具也称螺丝刀、改锥或起子,常用的有一字形、十字形两类,并有自动、电动、风动等形式。

1.一字形螺钉旋具

这种旋具用来旋转一字槽螺钉,如图4-13所示。选用时,应使旋具头部的长短和宽窄与螺钉槽相适应。若旋具头部宽度超过螺钉槽的长度,在旋沉头螺钉时容易损坏安装件的表面;若头部宽度过小,则不但不能将螺钉旋紧,还容易损坏螺钉旋具或损坏螺钉槽。

头部的厚度比螺钉槽过厚或过薄也不好,通常取旋具刃口的厚度为螺钉槽宽度的0.75~0.8倍。此外,使用时旋具不能斜插在螺钉槽内。

2.十字形螺钉旋具

这种旋具适用于旋转十字槽螺钉,如图4-14所示。选用时应使旋杆头部与螺钉槽相吻合,否则易损坏螺钉旋具或螺钉槽。十字形螺钉旋具的端头分4种槽型:Ⅰ号槽型适用于2mm~2.5mm螺钉,Ⅱ号槽型适用于3mm~5mm螺钉,Ⅲ号槽型适用于5.5mm~8mm螺钉,Ⅳ号槽型适用于10mm~12mm螺钉。

根据握柄材料不同,螺钉旋具可分为木柄和塑料柄两种。

使用一字形和十字形螺钉旋具时,用力要平稳,压和拧要同时进行。

2.2

导线的加工

1、剪切

(1)将导线拉直;

(2)用剪刀、钢丝钳、扁口钳等钳口工具按工艺文件的导线加工表对导线进行剪切,剪切时先剪长导线,后剪短导线,应做到长度准、切口整齐、不损伤导线及绝缘皮。

2、剥头

剥头是去除导线绝缘层,剥头是不应损坏芯线。剥头的长度应按照要求导线加工进行,一般长度为10mm到12mm。常用工具为自动剥线钳、剪刀、钢丝钳等。

3、捻头

对于多股芯线,在剥头后有松散现象。用镊子或捻头机把松散的芯线胶合整齐,称为捻头,捻头时应该松紧适度,不卷曲,不断股。

4、浸锡

为了提高导线的可焊性。防止虚焊、假焊,要对导线进行

浸锡处理。

上锡时,现将电烙铁的头部贴在焊盘上对齐加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将焊锡送至焊盘融化,融化量根据焊盘的大小而定,不超过焊盘面积的2/3。当达到要求时立即撤回焊锡和电烙铁。

浸锡注意事项:绝缘导线经过剥头、捻线后应尽快浸锡;浸锡时应把剥头先浸助焊剂,再浸锡。浸锡时间1~3s为宜,多股导线浸锡时不要把焊锡浸入到绝缘皮层中去,最好在绝缘皮前留出一个导线外径的长度没有锡,这有利于穿套管,如图4-17所示。浸锡后应立刻浸入酒精中散热,以防止绝缘层收缩或破裂。被浸锡的表面应光滑明亮,无拉尖和毛刺,焊料层薄厚均匀,无残渣和焊剂粘附。若需导线量很少时,也可用电烙铁搪锡。用烙铁搪锡前要先将导线蘸松香水,有时也将导线放在有松香的木板上用烙铁给导线上一层助焊剂然后搪锡。

a)

b)

图4-17

多股导线搪锡方法

a)拧在一起的多股导线

b)浸好锡的导线

4.2.2

元器件引脚的加工

1.元器件引线的成型

在组装印制电路板时,为提高焊接质量、避免浮焊,使元器件排列整齐、美观,对元器件引线的加工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元器件引线成型在工厂多采用模具,而业余爱好者只能用尖嘴钳和镊子加工。元器件引线的折弯成型,应根据元器件本身的封装外形和印制电路板上焊点间距,做成需要的形状,图4-18所示为引线折弯的各种形状。图4-18a、b、c所示为卧式形状,图4-18d、e所示为立式形状。图4-18a可直接贴到印制电路板上;图4-18b、d则要求与印制电路板有2mm~6mm的距离,用于双面印制电路板或发热元器件;图4-18c、e引线较长,多用于焊接时怕热的元器件。

图4-18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

图4-19所示为三极管和圆形外壳集成电路的引线成形要求。图4-20所示为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引线成形要求,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引线在出厂前已经加工成形,一般不需要再进行成形。

图4-19

三极管和圆形外壳集成电路的引线成形要求

a)三极管

2.3

元器件的成型工艺

1、引线成型后,引线弯曲部分不允许出现模印、压痕和裂纹。

2、引线成型过程中,元件本体不应产生破裂、表面封装不应损坏或开裂。

3、引线成型尺寸应符合安装尺寸要求。

4、凡是有标记的元件,引线成型后,其规格、型号、标志等符号应该向上、向外、方向一致,便于目视识别。

5、元件引线弯曲处要有弧形,其R不得小于引线直径的2倍。

6、元件引线弯曲处离元件封装根部至少2mm距离。

2.4

元器件的插装工艺

1、卧式安装

将原件水平紧贴电路板,也称为水平安置。优势是稳定性好,比较牢固,收震动时不易脱落。要求原件数据标记面朝上,方向一致。元器件装接后表面整齐美观。

2、立式安装

立式安装的优点是密度大,占用印制板的面积小,拆卸方便

电容三极管插装多用此方法。电阻器、电容器、半导体二极管轴向对称元件的插装常用卧式或立式两种方式,具体方式与电路板的设计有关系。

电路板上的元件安装次序以前道工序不影响后道工序为原则,一般采用先装低矮小功率卧式元器件,然后装立式元器件或卧式大功率元器件,再装可变元件、易损原件,最后装散热器的元件和特殊元件。

第三章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3.1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标称值与允许偏差)要标注在电阻器上,以供识别。电阻器的参数表示方法有直标法、文字符号法、色环法三种。

直标法

直标法是一种常见标注方法,特别是在体积较大(功率大)的电阻器上采用。

它将该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型号、功率等参数直接标在电阻器表面,如图所示。

在三种表示方法中,直标法使用最为方便。

文字符号法

文字符号法和直标法相同,也是直接将有关参数印制在电阻体上。文字符号法,将5.7kW电阻器标注成5k7,其中k既作单位,又作小数点。文字符号法中,偏差通常用字母表示,如(a)图所示。此电阻器,阻值为5.7kW,偏差为±1%。

图(b)所示为碳膜电阻,阻值为1.8kW偏差为±20%,其中用级别符号Ⅱ表示偏差。

色标法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

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

47×100Ω(即4.7K);

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

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

有效数字

倍率

允许偏差(%)

银色

/

x0.01

±10金色

/

x0.1

±5

黑色

0

+0

/

棕色

1

x10

±1

红色

2

x100

±2

橙色

3

x1000

/

黄色

4

x10000

/

绿色

5

x100000

±0.5

蓝色

6

x1000000

±0.2

紫色

7

x10000000

±0.1

灰色

8

x100000000

/

白色

9

x1000000000

/进口电阻器标志方法采用色标法和数码法等。其中,色标法的规定与国产相同。而数码法,则当阻值大于或等于10W时,其阻值用一个3位数表示。其中,前两位是阻值的有效数,后一位是10的n次幂的指数(n为正整数和零),当阻值小于10W时,其阻值用数字和R表示,其中R表示小数点,单位为W。

阻值标志为R2--标称值为;

阻值标志为4R7--标称值为;

阻值标志240--标称值为;

阻值标志684--标称值为;

电阻器标称阻值的允许偏差,所用的字母及含义与国产电阻器的相同。

电阻器的检测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万用表电池

方法如下:将档位旋钮依次置于电阻档R×1W档和R×10K档,然后将红、黑测试笔短接。旋转调零电位器,观察指针是否指向零。

如R×1W档,指针不能回零,则更换万用表的1.5V电池。如R×10W档,指针不能回零,则U201型万用表更换22.5V电池:MF47型万用表更换9V电池。

(2)选择适当倍率档

测量某一电阻器的阻值时,要依据电阻器的阻值正确选择倍率档,按万用表使用方法规定,万用表指针应在该度的中心部分读数才较准确。测量时电阻器的阻值是万用表上刻度的数值与倍率的乘积。如测量一电阻器,所选倍率为R×1,刻度数值为9.4,该电阻器电阻值为R=9.4×1=9.4W。

(3)电阻档调零

在测量电阻之前必须进行电阻档调零。其方法如检查电池方法一样,在测量电阻时,每更换一次倍率档后,都必须重新调零。

3.2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容器的容量值标注方法

字母数字混合标法

这种方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的表示方法。

具体内容是:用2~4位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标称容量,其中数字表示有效数值,字母表示数值的单位。字母有时既表示

单位也表示小数点。如:

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

这种方法是用1~4位数字表示,容量单位为pF。如数字部分大于1时,单位为皮法,当数字部分大于0小于1时,其单位为微法(mF)。如3300表示3300皮法(pF),680表示680皮法(pF),7表示7皮法(pF),0.056表示0.056微法(mF)。

电容器容量的数码表示法

一般用三位数表示容量的大小,前面两位数字为电容器标称容量的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它们的单位是pF。如:

电容器容量误差的表示法有两种。

一种是将电容量的绝对误差范围直接标志在电容器上,即直接表示法。如2.2±0.2pF。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字母或百分比误差标志在电容器上。字母表示的百分比误差是:D表示±0.5%;F表示±0.1%;G表示±2%;J表示±5%;K表示±10%;M表示±20%;N表示±30%;P表示±50%。如电容器上标有334K则表示0.33mF,误差为±10%;如电容器上标有103P表示这个电容器的容量变化范围为0.01~0.02mF,P不能误认为是单位pF。

二、有极性电解电容器的引脚极性的表示方式:

1.采用不同的端头形状来表示引脚的极性,见图(b),(c)所示,这种方式往往出现在两根引脚轴向分布的电解电容器中。

2.标出负极性引脚,见图(d)所示,在电解电容器的绝缘套上画出像负号的符号,以表示这一引脚为负极性引脚。

3.采用长短不同的引脚来表示引脚极性,通常长的引脚为正极性引脚,见图(a)。

三、在电路图中电容器容量单位的标注规则

当电容器的容量大于100pF而又小于1mF时,一般不注单位,没有小数点的,其单位是pF时,有小数点的其单位是mF。如4700就是4700pF,0.22就是0.22mF。

当电容量大于是10000pF时,可用mF为单位,当电容小于10000pF时用pF为单位。

四、电容器检测方法

一是采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基本上能够说明问题;

二是采用代替检查法,这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可靠,但操作比较麻烦,此方法一般多用于在路检测。修理过程中,一般是先用第一种方法,再用第二种方法加以确定。

3.3

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

符号:

“D、VD、ZD”

普通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光电)

快恢复二极管

二、

二级管的分类:

按材料分为两种:一是硅二极管,二是锗二极管。按制作工艺分为面接触二极管和点接角二极管。按用途分类有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光敏(光电)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和快恢复二极管。

硅管与锗管的区别:导通电压不一样,硅管的导通电压为0.7V,锗管的导通电压为0.3V(正向偏置电压)。主板上用到的大多为硅管。

三、

二极管的组成:

二极管采用两块不同特性的半导体材料制成,一块采用P型半导体,一块采用N型半导体通过特殊工艺使两块半导体连接在一起,在它同交界面形成了一个PN结,从P材料上引出正极性引脚,从N型材料上引出负极引脚。

二极管的外型:

二极管封装方式有两种:

塑封二极管

玻璃二极管

二极管的识别:主板上用到的大部分都是贴片二极管,有红色的玻璃管和长方形的贴片状,这些二极管一般一端都会有特殊的标记,有标记的一端为二极管的负极

四、二极管的测量及好坏判断

1、二极管的测量

将万用表打到蜂鸣二极管档,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量的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也就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值。不同的二极管根据它内部材料不同所测得的正向压降值也不同。

2、好坏判断

正向压降值读数在300--800为正常,若显示为0说明二极管短路或击穿,若显示为1说明二极管开路。将表笔调换再测,读数应为1即无穷大,若不是1说明二极管损坏。

正向压降值在200左右时,为稳压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的两读数都在200左右正常。

二极管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检测小功率晶体二极管

A判别正、负电极

(a)观察外壳上的的符号标记。通常在二极管的外壳上标有二极管的符号,带有三角形箭头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是负极。

(b)观察外壳上的色点。在点接触二极管的外壳上,通常标有极性色点(白色或红色)。一般标有色点的一端即为正极。还有的二极管上标有色环,带色环的一端则为负极。

(c)以阻值较小的一次测量为准,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一端则为负极。

B检测最高工作频率fM。晶体二极管工作频率,除了可从有关特性表中查阅出外,实用中常常用眼睛观察二极管内部的触丝来加以区分,如点接触型二极管属于高频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多为低频管。另外,也可以用万用表R×1k挡进行测试,一般正向电阻小于1K的多为高频管。

C检测最高反向击穿电压VRM。对于交流电来说,因为不断变化,因此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也就是二极管承受的交流峰值电压。需要指出的是,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并不是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一般情况下,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要比最高反向工作电压高得多(约高一倍)。

2检测玻封硅高速开关二极管

检测硅高速开关二极管的方法与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方法相同。不同的是,这种管子的正向电阻较大。用R×1k电阻挡测量,一般正向电阻值为5K~10K,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

3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

用万用表检测快恢复、超快恢复二极管的方法基本与检测塑封硅整流二极管的方法相同。即先用R×1k挡检测一下其单向导电性,一般正向电阻为45K左右,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再用R×1挡复测一次,一般正向电阻为几,反向电阻仍为无穷大。

4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A将万用表置于R×1K挡,测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都应为无穷大。若交换表笔进行测量,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说明被测管有漏电性故障。

将万用表置于相应的直流电压挡。测试电压由兆欧表提供。测试时,摇动兆欧表,万用表所指示的电压值即为被测管子的VBO值。然后调换被测管子的两个引脚,用同样的方法测出VBR值。最后将VBO与VBR进行比较,两者的绝对值之差越小,说明被测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对称性越好。

5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的检测

A用万用表R×1K挡测量管子的好坏

对于单极型的TVS,按照测量普通二极管的方法,可测出其正、反向电阻,一般正向电阻为4KΩ左右,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对于双向极型的TVS,任意调换红、黑表笔测量其两引脚间的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否则,说明管子性能不良或已经损坏。

6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检测

A识别正、负极

高频变阻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在外观上的区别是其色标颜色不同,普通二极管的色标颜色一般为黑色,而高频变阻二极管的色标颜色则为浅色。其极性规律与普通二极管相似,即带绿色环的一端为负极,不带绿色环的一端为正极。

B测量正、反向电阻来判断其好坏

具体方法与测量普通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的方法相同,当使用500型万用表R×1k挡测量时,正常的高频变阻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5K~55K,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7单色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在万用表外部附接一节15V干电池,将万用表置R×10或R×100挡。这种接法就相当于给万用表串接上了15V电压,使检测电压增加至3V(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为2V)。检测时,用万用表两表笔轮换接触发光二极管的两管脚。若管子性能良好,必定有一次能正常发光,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为正极,红表笔所接的为负极。

8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A判别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负电极。红外发光二极管有两个引脚,通常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因红外发光二极管呈透明状,所以管壳内的电极清晰可见,内部电极较宽较大的一个为负极,而较窄且小的一个为正极。

B将万用表置于R×1K挡,测量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通常,正向电阻应在30K左右,反向电阻要在500K以上,这样的管子才可正常使用。要求反向电阻越大越好。

9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检测

识别管脚极性

(a)从外观上识别。常见的红外接收二极管外观颜色呈黑色。识别引脚时,面对受光窗口,从左至右,分别为正极和负极。另外,在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管体顶端有一个小斜切平面,通常带有此斜切平面一端的引脚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b)将万用表置于R×1K挡,用来判别普通二极管正、负电极的方法进行检查,即交换红、黑表笔两次测量管子两引脚间的电阻值,正常时,所得阻值应为一大一小。以阻值较小的一次为准,红表笔所接的管脚为负极,黑表笔所接的管脚为正极。

3.4半导体三判断基极和三极管的类型

三极管的脚位判断,三极管的脚位有两种封装排列形式,如右图:

三极管是一种结型电阻器件,它的三个引脚都有明显的电阻数据,测试时(以数字万用表为例,红笔+,

篇2:电工电子综合实Ⅱ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实验报告

电工电子综合实Ⅱ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计时器,多功能,电工,实验,数字

电工电子综合实Ⅱ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Ⅱ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内容1、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会单元电路设计与组合方法。2、设计要求实现00:00到59:59的数字计时功能3、设计内容(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2)设计实现00’00”—59’59”计

电工电子综合实Ⅱ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电工电子综合实Ⅱ

多功能数字计时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1、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单元电路设计与组合方法。

2、设计要求

实现00:00到59:59的数字计时功能

3、设计内容

(1)设计实现信号源的单元电路。()

(2)设计实现00’00”—59’59”计时器单元电路。

(3)设计实现快速校分单元电路。含防抖动电路(开关k1,频率F2,校分时秒计时器停止)。

(4)加入任意时刻复位单元电路(开关K2)。

(5)设计实现整点报时单元电路(产生59’53”,59’55”,59’57”,三低音频率F3,59’59”一高音频率F4)。

二、设计电路的用途及原理简介

数字计时器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计时器一般由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校时电路、和报时电路组成。振荡器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然后经过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计数器通过“时”、“分”、“秒”译码器显示时间。校分电路实现对“分”上数值的控制,而不受秒十位是否进位的影响。报时电路通过500Hz

或1kHz的信号和要报时的时间信号进行“与”的运算来实现的定点报时的。

各个信号“与”运算关系如下:

H报时=(59:53+59:55+59:57)

+

59:59

H校分=秒进位Q

+

H清零=复位+K2

整体结构框图如下:

图一:数字计时器逻辑框图

三、电路所需元器件

元件型号

数量

NE555

1片

CD4040

1片

CD4518

2片

CD4511

4片

74LS00

3片

74LS20

1片

74LS21

2片

74LS74

1片

电容0.047uf

1只

电阻150

4只

电阻1k

1只

电阻3k

1只

双字屏共阴显示器

2块

数字逻辑实验仪

1台

表一:元器件清单

四、单元电路设计原理

1、脉冲发生电路:

(1)NE555:

555集成定时器是一种将模拟和数字电路集成于一体的电子器件,使用十分灵活方便,只要外加少量的阻容元件,就能构成多用途的电路,故其在电子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图二:NE555引脚图

其中1引脚为接地端,引脚2为触发端,引脚3为输出端,引脚4为复位端,引脚5为控制端,引脚6为阀值端,引脚7为放电端,引脚8为电源。

当将NE555连结成图三所示的多谐振荡电路时,输出端为周期矩形波。

图三

:周期矩形波发生电路

T=

在经过CD4040的分频之后,即可得到频率大约为1Hz的时钟信号。

(2)CD4040集成电路

CD4040是一种常用的12分频集成电路。当在输入端输入某一频率的方波信号时,其12个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分别为该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在电路中利用其与NE555组合构成脉冲发生电路。其引脚图如下图五:

图四:

CD4040引脚图

其中VDD为电源输入端,VSS为接地端,CP端为输入端,CR为清零端,Q1~Q12为输出端,其输出信号频率分别为输入信号频率的2-1~2-12。

将图三所示电路的输出端接至CD4040的输入端,则可以在Q12输出端得到频率大致为1Hz的方波信号。可以利用其为电子钟的计时信号。另外,在Q11、Q3、Q2三个输出端得到频率大致为2Hz、500Hz和1kHz的信号,这三个信号在后面介绍的电路中还要用到。

于是脉冲发生电路部分如下图六所示:

图五:脉冲发生电路

2、计时和译码显示电路

(1)

CD4518集成电路

CD4518时一种常用的8421BCD码加法计数器。每一片CD4518集成电路中集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计数器,引脚图如图七所示。

图六:

CD4518引脚图

CD4518逻辑功能如表二所示。

输入

输出

CR

CP

EN

Q3

Q2

Q1

Q0

清零

1

×

×

0

0

0

0

计数

0

1

BCD码加法计数

保持

0

×

0

保持

计数

0

0

BCD码加法计数

保持

0

1

×

保持

表二:

CD4518

功能表

于是,当清零端输入1,EN端为1且CP端输入时钟信号。其输出端Q3

Q2

Q1

Q0输出从0000到1001(即十进制中的0到9)的循环。所以当使用其作为分和秒的个位进行计数时不需对其进行反馈清零,而用其进行分和秒的十位计数时,需要在Q3

Q2

Q1

Q0输出0110时(即十进制中的6),对其进行清零(因为CD4518是异步清零)。

(2)CD4511集成电路

CD4511是一种8421BCD码向8段数码管各引脚码的转换器。当在其四个输入端输入8421BCD码时,其7个输出端可直接输出供7段数码管使用的信号。其引脚图如图八所示:

图七:

CD4511引脚图

CD4511

逻辑功能如下表三:

输入

输出

LE

D

C

B

A

g

f

e

d

c

b

a

字符

测灯

0

×

×

×

×

×

×

1

1

1

1

1

1

1

8

灭零

1

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消隐

锁存

1

1

1

×

×

×

×

显示LE=0→1时数据

译码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0

1

1

0

1

1

2

1

1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3

1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0

4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0

1

5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0

0

6

1

1

0

0

1

1

1

0

0

0

0

1

1

1

7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8

1

1

0

1

0

0

1

1

1

0

0

1

1

1

9

表三:

CD4511

逻辑功能表

根据CD4511的逻辑功能表可知,

、输入为1而输入为0时其7个输出端分别输出一定的信号。只需将这些信号接入8段数码管相对应的引脚即可使其显示我们所需要的数字。CD4511左侧四个输入端分别连接CD4518的4个输出端。这样8段数码管就可以正常显示计数器所记载的数字编码了。由于电路的显示部分不会出现小数,故8端数码管的小数点引脚悬空,故计时和译码显示部分电路如下图九(以秒位为例):

图八:计时和译码部分电路图

3、清零电路

以图九中秒位计时和译码电路为例,图中1片CD4518所集成的两个计数器。一个为个位计数器,另一个为十位计数器。引脚9始终接高电平,引脚10接由CD4040所输出的1Hz的时钟信号,每当时钟信号出现下降沿则计数器加1。接通时钟信号后,输出端引脚Q3Q2Q1Q0开始计数。当输出为1001时需要对十位进位,也就是说,此时需要给控制十位计数的集成电路一个下降沿。考虑Q3端当且仅当输出由1001变为0000时出现下降沿,于是直接将Q3端作为十位计数器的输入时钟信号。在接收到第6个下降沿信号后,十位输出端将由0101变为0110。此时,需要对其进行清零。考虑电路清零模块,使用两个与非门(图中空置的输入端为清零输入端)。当CD4518的4号引脚和5号引脚同时输出1时十位被清零。这就使得其在短暂输出0110后立即被清零成0000。同时考虑当且仅当十位输出由0101经过短暂的0110变为0000时Q2输出一个下降沿,于是利用其通过校分电路向分钟位进位。

然而本次实验还要求提供整体任意时刻清零的功能,则可以设计一个开关K2,使得当开关闭合时所有4518的清零端都接高电平,此时即可以实现整体清零目的。

该部分电路采用74LS00两输入端四与非门进行设计,74LS00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集成电路,其中集成了4个与非门。其引脚图如下:

图九:74LS00引脚图

清零部分电路如下图十所示:

图十:清零电路

4、校分电路

校分电路要求设计一个开关K1,当开关打到计数挡时,计数器正常计数,当开关打到校分档时计数器可以快速校分,同时秒计数停止。同时校分电路应具有防颤抖功能。

为使分计数器可以不受到秒计数器的进位脉冲的限制,所以校分时选通较快的2HZ的校分信号进行快速校分,同时还要切断1HZ的脉冲,使校分的同时秒计数器停止工作。校分电路是通过控制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信号频率来对分的进行校正的。当不需要校分时,分的时钟信号由正常的计数器秒的十位提供的脉冲信号控制。

此电路防颤抖的原理在于:当开关在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时,由于机械振动,在很短的时间中会在高低电平之间来回波动,相应的产生几个上升沿。如果直接将开关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至分个位的时钟的话,这些上升沿将导致它瞬间跳变几个数值。因此,为了解决输出端翻转的问题,该部分电路引入了D触发器,来避免翻转问题的发生。在加上D触发器之后,由于在没有时钟上升沿的时候,输出信号保持,而其时钟频率相对与颤抖频率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在开关颤抖过程中触发器的输出是不变的,从而避免了分计数器数值的跳变。

校分电路部分的设计主要运用74LS74集成电路来实现,现将74LS74集成电路的功能简单介绍如下:

(1)74LS74集成电路

74LS74集成电路是一种D触发器。其引脚图如图十一所示:

图十一:

74LS74引脚图

由图可见,每片74LS74中集成了两个D触发器。由于电路中只需要用到一个D触发器,故假设用到74LS74中的1号触发器。由其功能表可知,当CP端接入时钟,和端接入高电平,D端接入输入信号时,在每个时钟的下降沿时刻输出Q都输出与输入D相同的电平,输出相反的电平。74LS74的功能表如下:

输入

输出

CP

D

清零

×

0

1

×

0

1

置“1”

×

1

0

×

1

0

送“0”

1

1

0

1

送“1”

1

1

1

0

保持

0

1

1

×

保持

不允许

×

0

0

×

不确定

表四:74LS74功能表

校分部分电路设计如下图十二:

图十二:校分电路

其中输出端直接与分计时器的个位时钟端相连接。正常计时状态下,开关连接高电平,此时Q端输出高电平,总输出端的信号与秒的十位进位信号相同。当开关连接低电平时,Q端输出低电平,总输出端输出信号为2Hz的时钟信号。

5、

报时电路

本次实验中报时电路的设计要求是在59:53、59:55、59:57发低音,输入500HZ信号;在59:59发高音,输入1KHZ信号。用二进制数分别表示报时情况如下表:

时刻

分十位

分个位

秒十位

秒个位

音高

频率

m8m7m6m5

m4m3m2m1

s8s7s6s5

s4s3s2s1

59分53秒

0101

1001

0101

0011

500Hz

59分55秒

0101

1001

0101

0101

500Hz

59分57秒

0101

1001

0101

0111

500Hz

59分59秒

0101

1001

0101

1001

1000Hz

表五:报时情况表

蜂鸣器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的输入满足下式:H=59:53f3

+

59:55f3

+

59:57f3

+

59:59f4=59:51(QBf3+QCf3+QDf4)=,

其中,QB、QC、QD分别是秒个位的输出。

设分十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1QD,1QC,1QB,1QA;分个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2QD,2QC,2QB,2QA;秒十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3QD,3QC,3QB,3QA;秒个位所对应的计数器的输出为4QD,4QC,4QB,4QA。其中,Q4为高位,Q1为低位。

在59:51时,四个计数器的输出分别为:1QD1QC1QB1QA=0101,2QD2QC2QB2QA=1001,3QD3QC3QB3QA=0101,4QD4QC4QB4QA=0001。因此,此时的触发信号F=1QC1QA2QD2QA3QC3QA4QA。而报时脉冲信号可以由CD4040输出分频信号中得到,低音选用500Hz的脉冲,高音选用1KHz的脉冲。连好之后,接到蜂鸣器的一端,蜂鸣器的另一端接地即可实现了定点报时的功能。

报时信号逻辑图如下图十三:

图十三:报时电路逻辑图

该逻辑关系运用74LS00、74LS20、74LS21集成电路连接实现,以下为这三个集成电路的引脚图:

74LS00引脚图

74LS20引脚图

74LS21引脚图

图十四74LS00,74LS20,74LS21引脚图

从以上三个引脚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它们的内部结构以及其逻辑功能。在此计时器电路中,这三种集成电路按逻辑图关系连接,可以实现报时功能。

五、整体电路的设计

在各个单元电路的基础上,按照下图的单元关系与信号传输关系,将各个单元电路整合为整体的电路。调整元件的布局,是的电路结构简单,以便于实际连线。

显示器

显示器

计数脉冲

分十位计数

分个位计数

秒十位计数

秒个位计数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显示器

显示器

校分电路

分频电路

脉冲发生电路

报时电路

清零电路

图十五:电路单元整合关系图

由于本实验是运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故用集成电路引脚图表示电路,便于实验实际操作时的电路连线。

整体电路如下:

图十六:整体电路引脚图

六、实验总结与体会

在上学期数电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有数电课程相应的一些小实验为根基,我们进行了这次电子电工综合试验。其实也可以看做数电的综合实验。第一次做手动性这么强的实验,所以很不习惯,虽然课前已经很好的预习了,但面对这么多密密麻麻的线和元器件,我还是有点手忙脚乱。

对于这次实验,自己总结了如下几点。

首先,要熟悉电路图,对计时器的各种功能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数字电路》所学知识及所给的元器件和电路图认真分析个一个部分电路的功能和原理。这是进行以后实验的基础。

其次,实验线路连接要有层次,有条理。电路分块搭接,电源,地线首先搭好,各块电路用不同颜色连线加以区别,方便线路检查。连线长短要合适,避免交叉,为拆线带来方便。增强安全意识,电路出现问题迅速断电,避免造成元器件损坏。安装译码电路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找准各个管脚的位置,然后还有很重要的事就是限流电阻不能忘记接入。再者计数器电路难度不大,正确的分析好进位的特点,选好进位管脚即可,但是由于后面要接入校分和清零电路的信号,所以还得注意一些细节。

报时电路要设计到正好叫四次,而且有一定的间隔和音调,只要根据卡诺图写出对应的表达式,管脚的连接方式也很清楚了。

最后是校分和清零电路,要注意它们分别和计数器中哪些端口连接,不能接错,而这一部分电路采用D触发器,巧妙的防止了抖动和实现了任意状态清零。比较有意思。

在电路的改进和比较方面,我想提出几点:

1、用晶振代替NE555

来产生高频脉冲信号。

经过公式推导可知,

由NE555

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脉冲信号的周期为

T=(R1+2R2)Cln2

0.7(R1+2R2)C

再经过CD4040

分频器的分频,最终输入CD4518

的计数脉冲不是准确的1Hz

信号。在长时间计数的过程中,会产生偏差。因此,可以采用晶振来消除上述误差。晶振的主要作用在于产生原始时钟频率。例如晶振产生频率为32768Hz,通过15

次二分频后可获得1Hz

的脉冲输出。与NE555

多谐振荡器产生的脉冲相比,晶振产生的频率更为准确。而且,晶振产生振荡的电路被封装在一个整体中,不容易受到外界信号的串扰。同时,晶振的集成度远远高于NE555

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便于电路的小型化。

2、CD4518

用同步连接方式代替异步连接方式。

同步连接方式的优点是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前提下,同步电路具有速度快,不容易产生竞争冒险的优点。缺点是在数字钟电路中,通过对比两种连接方式的电路图,可以明显看出:同步电路比异步电路要多用一个与非门。电路复杂度增加。综上所述,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而电路复杂度不能很高的电路中采用异步电路即可。在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要长时间运行的电路中要采用同步电路避免积累误差。

纵观整个实验,出现了若干问题,需要我冷静处理,仔细检查线路,自行分析出错原因。学会使用仪器对线路进行检查与调试。必要时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通过自己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增强了信心。通过这次实验,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电路调试经验,我还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条理,要细心,要耐心。

最后,感谢老师在实验中的几次重要提醒与帮助,感谢同学对我的支援。也感谢学校提供给我这次良好的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蒋立平

主编.《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

[2]王建新

姜萍

《电子线路实践教程》

篇3:范本:电工电子实习报告要求(20XX版)

范本:电工电子实习报告要求(2010版) 本文关键词:范本,实习报告,电工,电子

范本:电工电子实习报告要求(2010版) 本文简介:电工电子实习报告要求封面实习名称:电工电子实习实习地点:自动化创新实验室专业年级:2008级自动化学号:姓名:带队老师:刘滨日期:2010年7月19日~7月23日内容一、实习目的电工电子实习是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贯彻理论联系世纪的教学原则、巩固和扩大已学过的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范本:电工电子实习报告要求(2010版) 本文内容: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要求

封面

实习名称:

电工电子实习

实习地点:

自动化创新实验室

专业年级:

2008级自动化

学号:

姓名:

带队老师:

刘滨

日期:

2010年7月19日~7月23日

内容

一、

实习目的

电工电子实习是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贯彻理论联系世纪的教学原则、巩固和扩大已学过的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使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初步获得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并提高学生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

实习内容

内容:

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检测方法介绍;

2.单独练习电子电路的焊接技巧;

3.焊接练习:自行设计、焊接并调试一个简单的电子作品(流水灯电路或数码管显示电路);

4.焊接单片机开发板及接口板(51单片机开发板、61单片机开发板、LCD显示/键盘板、动态扫描LED显示/键盘板、串行静态LED显示/键盘板和串行口电平转换板);

5.调试单片机开发板及接口板。

三、

实习结果

四、

实习体会和建议

2010年7月22日中午交实习报告

版权所有:蓬勃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蓬勃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蓬勃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20021444号